当前位置 > 资讯 > 管理动态 > 文章详情
第二届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举行
2010-09-20 作者:佚名 来源:sinoss
  9月18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在西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张强、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副司长边境、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瑞民、甘肃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常务副厅长孙杰、甘肃省民委副主任柴生祥出席了论坛。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17所民族院校及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等13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就推进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做了报告,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副司长边境做了总结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宁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10所高校的负责人围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推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主题交流发言。大会通过了《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了联谊会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在本次论坛,与会代表认为,近年来,民族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共同发展,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有影响的优秀成果不断涌现。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为己任,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为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发挥着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民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紧密围绕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民族地区、以解决民族地区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国情,立足当代,在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推动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服务民族地区。
  张东刚副司长的在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要任务是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未来10年目标就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发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要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为核心,努力提升创新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要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加强学风,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边境副司长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民族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理论创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拓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要突出应用研究,切实解决民族地区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强化基础研究,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民族院校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推动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