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周林:大会在中国举行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
2010-08-19 作者:毛明江 浦泓毅 来源:网易财经
  8月17日,被誉为世界经济学“奥林匹克”大会的第十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是该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网易财经专访了本届大会主办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
  
  他表示,本届大会在中国举行,说明世界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认可,希望本届大会能够进一步推动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以下是专访全文
  
  网易财经:您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议吗?
  
  周林: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的会议,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经济研究学会,拥有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这个学会每年要在各地举办很多区域性或者洲际的会议,每隔5年要举行一次世界大会。这次是它第十届世界大会,聚集了非常多的顶级经济学家,所以这次一次真正的经济学界盛会。
  
  网易财经:在中国由上海交大联合几家大学举办这次会议,您觉得意义何在?有哪些重量级的嘉宾会参加?
  
  周林:本届计量经济学大会是第十届大会,也是第一次在所谓第三世界国家举行。当然现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这次上海交大能和国内其他几所院校共同争取这届大会的主办权,对于推动中国现代经济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方面体现了世界经济学界对中国目前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认可,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学家和世界经济学家之间的交流,也进一步推动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参加本届大会的代表有接近1300多人,在历史上也是参与代表最为广泛的一届。其中,有很多与会代表是当今经济学界最领先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他们来自包括、哈佛、麻省理工、耶鲁、牛津、剑桥,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世界名校都有代表参加。其中也有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分别是丹尼尔o麦克法登、罗杰oB.迈尔森和詹姆斯o莫里斯。另外,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很多来自各个国家中央银行的代表,包括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
  
  网易财经:目前上海交大对本次大会的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周林:上海交大是在2年以前获得了此次会议的筹备权。我们竭尽全院力量来把这次会议办好。在这次会议的筹备过程中,一方面有我们交大同事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多合作单位的帮助。所以,总体来说,会议期间各项活动的准备情况都非常良好。
  
  网易财经:您此前当选了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的荣誉会员(fellow),请介绍一下当选的具体经过。
  
  周林: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是在全球范围内历史最悠久的经济学家团体,他有很多会员,也就是member,但是要成为荣誉会员,也就是fellow,是需要经过选举的。它通常每年举行一次选举,由现有的fellow提名,得到2/3以下现有fellow的认可方才生效。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600多位荣誉会员,其中华人只有9位。我非常荣幸是中国大陆唯一当选的荣誉会员。在大中华范围内,还有刚退休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教授。另外,改革开放以后出国并获得荣誉会员资格的还有耶鲁大学的陈晓红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洪瀚教授。所以能够当选为荣誉会员还是非常荣幸的,这也是大家对我多年来工作的认可。当选的形式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大会寄给我一封信件告知一下,没有什么仪式。
  
  网易财经:大家比较好奇这个大会是如何进行的,会有什么收获,能不能谈一下您参加过的计量经济学大会?
  
  周林:这届大会主要还是一个学术性的会议,当然期间会谈到很多和当前政策相关的学术问题,但是会议和其他我们通常听到更多的高峰会议相比,这届大会还是很不同的。它没有很多政界或商业界的要员参加,大多数代表主要是各经济研究机构、大学教授和各国央行的研究员。
  
  网易财经:您对这次大会的成果有何展望?
  
  周林: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主要是报告近几年来学术成就。一般来说,学术会议有两类发言,一类是大会邀请发言,主要是对某些领域中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另一类则主要是各位学者介绍他们最新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当今经济学领域最新最好的成果,涵盖的面非常广,大多数成果都会在世界一流杂志发表,对未来经济学的研究有引领作用。
  
  网易财经:当前中国经济学界在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处于什么地位?
  
  周林:我们现在所谓的现代经济学,或是过去的"西方经济学",中国相对来说是后来者。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经济学鼻祖是亚当·斯密,上世纪宏观经济学方面又有凯恩斯。我们国家开始对现代经济学研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起步,当然最近几年的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这一方面得益于我们国内很多院校,他们对现代经济学教育的改革和开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去海外学习的学者现在也慢慢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内。大家比较了解的有林毅夫、北大的张维迎(博客)教授,清华的钱颖一教授等等,此外也有很多工作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都把他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国内。所以目前,国内从事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有相当的数目,他们的研究水平也具有国际水平。
  
  当然,我国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就是和日本相比,我们可能也还差一些,但是这距离是在不断缩小。以这次大会为例,就有相当多的中国学者要报告他们的成果,尤其是中国的年轻学者正在奋起直追。我们这次还邀请了很多国内比较领先的经济学系的博士生,作为"明日之星"来参加会议。我们希望我们的年轻学者能在未来占据更高的经济学研究高低。
  
  网易财经:现在的经济学家可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专注于学术,研究成果没有多少人能懂;另一类则频繁在媒体曝光,对各种经济问题进行点评预测,您觉得经济学家应该怎么在学术和经世济民之间寻找平衡?
  
  周林:经济学家的责任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是一样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要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做出贡献。所以有很多的经济学家主要从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有些研究内容也比较高深,不一定为一般的民众接受。参加这次大会的很多学者都是这种类型的。当然经济学家第二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教育学生,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教授,这一方面大家也没有太大的争议。第三方面,经济学家也有其社会责任。尤其经济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家的确应该对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表明看法,更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可能对经济学家这方面的责任更加重视一些,一有问题总是要找经济学家点评点评。这个工作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作为经济学家,如果不去发表意见,反而显得你学问苍白。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把握好平衡,一方面能够做出有创新性的学术贡献,另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有现实意义的贡献。
  
  伯南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时的宏观经济学老师。他在早期一直在从事非常学术的研究,研究经济危机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政策反应。当他担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期间,经济危机发生了,所以他也可以真正地把他过去研究的心得用于实践了。
  
  现在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所以我们也很难说他是不是非常好地完成了他的任务,是不是把他多年研究的积累用进了实践。但是至少目前,大家对他作为美国央行的评价还是相当可观的。毕竟我们没有进入类似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世界经济发展的确是慢了,但是和2008大家的预期相比还是好了很多。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伯南克研究的积累其实对他的重大经济决策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这对于经济学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何一方面做好最优秀顶级的研究,一方面又能在社会经济转折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刻,把过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至于是否一定要频繁地在媒体曝光,谈房产问题、股市问题,这并不是每个经济学家都要做的。当然社会可能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按经济学来说,有需求就会有供应。
  网易财经:最后请您总结一下这次大会对中国经济学界会带来什么提升,以及您觉得在具备什么样的基础之后,中国可能会有自己的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周林:经济学的研究和一个国家学术地位的提高,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很少能够一蹴而就。尤其是经济学这样一门社会学科,需要形成一个学派以后,你的成就才会被世人认可。我们国家发展的历史还是很短,在这个意义上,期盼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出现不能太急。这就像运动一样,如果没有群众基础,要一项运动马上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也是不合实际。
  
  我觉得我们国家经济学的发展按照现在的势头,如果政策能够不断地给予支持,我们的学者能够潜心于学问,经过大概20到30年时间,很可能就会产生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的中国学者。但是,即使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也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学没有希望了,毕竟现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也集中在几个国家,主要是美、英、法三国。到目前为止,亚裔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印度的阿马蒂亚·森。但是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也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所以也没有必要把经济学的发展和获得诺贝尔奖挂钩。只要我们认真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国家的经济学研究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最终诺贝尔奖的产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附周林简历
  
  周林,男,2010年4月起全职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他1982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也曾在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任教。周林教授2006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9年当选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Fellow),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院校的学者。在出任上海交大安泰院长之前,周林教授曾任上海交大经济学院院长和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常务副院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