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我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由重庆大学人事处、社科处主办,期刊社、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暑期培训活动于2010年7月11日正式启动。
7月11日上午,短训班在重庆大学经管学院310教室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重庆大学社科处处长蔡珍红、副处长姚飞,重庆大学出版社社科分社社长雷少波和近50余名文科学院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参加了开班仪式。蔡珍红处长就举办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短训班的目的、意义,授课教师、课程设计和学员的构成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提出了培训要求和殷切的希望。随后,蔡处长对即将授课的徐云杰博士作了简要介绍。根据培训工作的安排,12日起,祝建华教授的“结构方程模型”等专题培训将陆续展开。
据悉,自发布通知以来,我校文科学院中青年教师报名非常踊跃,主办单位根据自愿报名结合报名者的专业背景情况,共录取了35名教师和19名研究生作为正式的参训学员。短训班邀请了复旦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徐云杰博士、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学系祝建华教授、澳门大学彭泰权博士、重庆大学白晨光副校长、重庆大学社科处蔡珍红处长分别围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素养和青年教师如何与学术期刊合作互动等四个主题,从7月11至14日,在重庆大学经管学院310教室开展为期四天的培训活动。
本期社科研究方法培训工作受到我校领导和人事处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纳入了我校师资培训计划。今后人事处、社科处等相关部门还将针对学科的需求,联合开展类似的培训和学科服务工作。此外,分管师资队伍建设的副校长白晨光教授还将亲自为本期培训班授课。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黄宗明教授也充分肯定了本期培训活动。他强调今后各部门还要通力合作,持续有效地推进内涵式的学科建设,为提升我校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而努力。
(撰稿:姚飞)
开班仪式在我校经管学院310教室举行
祝建华教授讲授“结构方程模型”
来自经管、建管、贸行及法学院的50余名参训学员
徐云杰博士课间与学员交流
校外教员祝建华教授基本情况:
祝建华教授,美籍华裔。复旦大学文学学士(1982年)、法学硕士(1985年)、美国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大众传播学博士(1990年)。曾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师(1984-1986)、美国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康内迪克大学)传播科学系助理教授(1990-95)、副教授(1995-99),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学系教授(2001-目前)、该校传播与新媒体硕士专业创办人。祝建华目前还兼任三个SSCI期刊的编委(包括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人类传播研究》--其影响因子为44种SSCI传播学刊之首、Communication Research《传播研究》--影响因子排名第4;因此而成为同时进入两个以上该专业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编委的唯一华人)。他还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特邀审阅人、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杂志2002年专刊特邀主编、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会长等(2002-04年)。
校外教员徐云杰博士基本情况:
徐云杰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州Syracuse大学,获管理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系统系的助理教授,曾任 Journal of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的客座编辑、ICIS2009的副主编、亚太信息系统会议的专题主席等。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社会网络分析、信息获取行为和研究方法论。他在管理与信息科学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MIS顶级学术会议ICIS上发表论文8篇。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研究方法已有八年,是行为研究中社会调查与实验设计的专家。徐云杰博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博士生讲授社科研究方法已有八年。他是行为研究领域社会调查与实验设计的专家。他目前受聘于复旦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社会网络分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方法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