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工作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0-07-2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召开第四次科学技术大会及颁布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各学院和有关单位积极响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科优势,不断开辟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新路径、新方法,增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广西师范大学争取的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近3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5%。
为充分发挥广西师范大学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智力库”、“人才库”和“资料库”的重要作用,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提高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如,经济管理学院依托精心搭建独具学科发展特色的科研平台,为桂林市七星区、象山区、永福县、临桂县、灵川县等多个县区编制“十二五”区县规划纲要;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为桂林市旅游局、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施氏委员会、《壮学丛书》编纂委员会等单位提供文化服务,签定了《桂林市志》编写等3项科研项目;教育科学学院承担了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广西义务教育学校少数民族女性领导成长模式研究》。
今年以来,广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则在已有优势学科基础上稳步发展基础研究,面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活动,积极推进《科学学科测试工具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监测测试工具研制测试结果分析》等科研项目建设;环境与资源学院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桂林市银发科技研究所、日本莎罗雅株式会社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签署了《漓江鱼类栖息地演变研究》等4项科研项目;化学化工学院与桂林市自动化技术研究所、百色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科研机构签订《相变材料前期研究》等2项科研项目;生命科学学院通过构筑教学科研平台,与国家林业局、广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站合作启动《白头叶猴监测》、《熊猴监测》等项目研究;电子工程学院与桂林飞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工程实验中心,承担《惯性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科研项目;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了《北京谱仪粲物理研究》专项科研项目。
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各学院、学科、学者们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在增强,反映了广西师范大学加强校地、校企科技合作的水平在提升。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面对广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各学院、学科、学者们继续开拓思路、精心谋划、主动融入,将会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