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风建设 守护学术良知
2010-07-19
作者:佚名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社会风尚的必然要求。南京大学具有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和校风。这种优良风气的形成,一方面是南京大学百余年发展历程的积淀,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不断推进的学风制度建设的保障。
一、大力提倡学术自律,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加强学风建设,学者自律是基础。南京大学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教育引导,加强优良学术传统的总结、继承、弘扬,着力推动先进典型的树立,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自律水平,借助道德力量,使广大师生不愿违背学术道德。
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师德学风方面的明确要求,并以各种培训的方式,如新教职工培训、新博导培训、学术带头人培训、中层干部培训等;各种专题活动的方式,如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学术道德与学风大讨论、评选表彰优秀教师等;以及各种平台,如长江学者联谊会等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师德学风教育;同时,把师德学风建设情况纳入院系以及各类学术单位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促进师德学风教育的开展。
早在1997年,南京大学就在国内高校率先开展学风建设的大讨论。1998年,南京大学教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发表8篇关于学风建设的文章,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学风建设大讨论。2001年,南京大学16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人民日报》发出了“以德治学”的倡议书,呼吁学术界共同行动起来,抵制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空气,维护学术尊严。在2007年南京大学党委举办的学术带头人培训班上,80多名学术带头人向全校教师发出了《做师德楷模创一流大学》的倡议书。2009年5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全体研究生发出《坚守学术道德,弘扬优良风气》倡议书,呼吁全体研究生同学要有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拒绝浮躁,坚守学术道德。2009年6月,南京大学商学院本科生党员针对考试中各种作弊行为的出现,向全校同学发出了“考出真才实学、考出诚信风格”的倡议。2009年8月,学校16位院士及12位文科著名学者联名发出了“守护学术良知,抵制学术不端”的倡议。各院系积极响应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等进一步推进师德学风建设。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南京大学始终将制度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做到有章可循、查处有据,借助制度力量,使广大师生不能违背学术道德。
1998年,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关于科学研究行为规范的管理办法》。2009年9月,学校修订出台了《南京大学科学研究规范及学风建设管理办法》,对学术行为规范、管理机构、查处程序、处罚做了明确规定。指定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学风建设的唯一处理机构。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的学术委员会,对于学术道德规范的执行及相关问题的处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学校还在2009年底出台的《南京大学教职工行政处分办法(试行)》中,专门对相关科学研究、学风建设中的违纪行为制定了明确的处分规定。
南京大学还高度重视评价体系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要引导作用,不断探索和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逐步推行代表作制度及教师分级评价制度,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鼓励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近年来,南京大学在国际一流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的发文数量一直位居国内高校前列;由闵乃本院士率领的团队穷19年之功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发起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历时20年面世,获得中国图书出版的最高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三、完善学风建设监察体制,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加强学风建设,监察体制是保障。南京大学不断健全和完善学风建设的监察惩处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和学术团体的监督作用,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借助社会力量,使广大师生不敢违背学术道德。
2006-2008年,校学术委员会先后接到两起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在结合专家的鉴定意见及涉嫌教师的陈述的基础上,经讨论后表决,决定撤销两位教授相关行政职务,并建议校学位委员会予以暂停博士生招生资格两年的处罚。学位委员会按照相关管理文件的规定,暂停两位教授博士生招生资格两年。两年后,两位教授提出申请,校学术委员会经过充分讨论,认为两位教授对原错误行为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且在被处分期间没有新的违规行为,建议校学位委员会恢复其博士生招生资格。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严肃处理也为广大师生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
近期,针对学风建设出现的一些新的趋向,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南京大学党委郑重提出:不仅要重视个人的学风建设,也要重视单位和集体的学风建设;不仅要重视科研方面的学风建设,也要重视教学方面的学风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学风建设,也要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风建设,从各个环节上构建严密的学风监管体系,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守护学术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