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教育 > 文章详情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召开
2010-07-19 作者:佚名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6月30日-7月1日在句容召开。校党委书记文晓明、校长宋永忠、校党委副书记吴自斌、副校长吴康宁、副校长夏锦文等出席会议。校办、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全校24个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及学校本科教学委员会委员、督导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吴自斌副书记、夏锦文副校长分别主持。
  会上,宋永忠校长作了题为“以生为本,协同联动,共同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发言。宋校长说,自今年1月份在白鹭岛召开第一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以来,教务、学工包括团委等各部门进一步健全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整体联动机制,完善了有利于学生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加快了“第一课堂”与 “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宋校长指出,教务、学工等部门及各学院要始终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问题,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好招生、就业与专业设置、专业改造之间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机制创新,科学设计有利于多元化统一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设,提高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努力增强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认真聆听宋校长发言后,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围绕招生就业情况,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推进专业改造”、“如何贯彻“以生为本”理念,把老师的心重新引回课堂”、“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如何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地位,如何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体现”等三个议题及《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分组研讨。
  7月1日上午,5个研讨小组分别选派代表进行了会议交流发言。有代表提出,在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中要重视和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专业设置与推进专业改造应着眼于人才培养质量,在具体工作中还应充分考虑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同作用,不可随意变动、盲目改造。有代表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有代表提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各部门整体联动、通力合作,形成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长效工作机制;人才培养既需要学工、教务部门参与,也需要人事、后勤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参与。有代表提出,本科人才培养的载体和依托在专业,重点在课程,重心在课堂,重点在教师,核心在质量,要加大制度机制与政策的调整力度,确保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成为学校第一要务,同时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对学院的考核指标体系中。有代表建议,教务、学工部门要围绕人才培养整合各自力量,将“两张皮”变成“双面胶”,切实形成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在听取会议交流发言后,文晓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文书记对此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的召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议很实在,讨论很深入。文书记指出,自白鹭岛会议以来,学工及教务部门认真贯彻白鹭岛会议精神,坚持务实与务虚相结合,不断加强工作配合与工作交流,双方在工作观念上有所改变,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所变化,双方共同推进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较为显著。文书记提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务、学工包括团委等各部门共同参与、积极推进,在围绕联合打造、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还需要全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加强探索、不断创新。文书记最后强调,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是南京师范大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树立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地位;要加强协同联动,真正形成本科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要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此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指明了工作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为有效推进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在团结、务实、创新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