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教育 > 文章详情
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优先发展
2010-07-02 作者:刘 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才规划需要解决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问题。以往,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而非要素效率的提高。为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其关键目的在于使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依靠效率的提高,其中首要的是人才要素的效率提高和贡献度的提升。只有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才能切实带动经济社会等领域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从数量规模上看,以年均增长近10%的速度持续扩张,到 2009年末,GDP总量达到3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比1978年增长了15倍以上。从质态结构上看,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 70%以上,降到目前的40%略强。即从当代世界穷国的结构水平(当代低收入穷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平均为72%左右),提升到当代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水平(当代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农业就业比重平均为40%左右);就整个产业结构高度的演进阶段而言,我国目前按当代国际工业化标准,大体上产业结构高度已实现了工业化进程的50%,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则已达到工业化的后期,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则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据预测,我国在成为当代新型工业化国家之前,即按当代国际标准,全面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目标之前,潜在的经济年均增长率有可能保持在7%—9%,甚至可能更高些。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种特殊的发展阶段,就为人才优先发展创造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也对人才优先发展提出了极为迫切的历史要求。

  人才优先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对以往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增长速度人们通常并不怀疑,但人们对实现增长的方式往往有疑虑,包括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等,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而不是主要依靠要素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进而怀疑中国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当然这种疑虑的根据并不充分,因为这些怀疑者大都运用的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增长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高速增长过程中,除依靠资本和劳动等因素投入量扩大外,源自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效率提升对增长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包括全要素效率和结构效率。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发展方式不需要改变,更不表明以现在的发展方式能够支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目标。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目的在于使经济增长和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效率的提高,而不是主要依靠投入量的扩大或规模的扩张。而在各类要素中,人才是第一要素,要使经济增长和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效率的提高,首要的是人才要素的效率提升和贡献度的扩大。只有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才可能切实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GDP总量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7%,但我国同期的电力、石油、铝、铜、钢材等能源、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占世界同期消耗的比例均远高于我国在GDP中所占比重。假如我国发展方式不改变,那么,伴随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增长4倍、到2030年增长10倍的扩张,各项消耗也相应地扩大4倍到10倍,显然,全球的资源都不足以支持中国增长。可见,把中国现代化的可能变为现实,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使发展建立在以创新为动力的效率提升基础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就是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为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人才条件,通过人才优先发展,实现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使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显著上升,使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比例,人力资本贡献率,尤其是其中人才贡献率。

  人才优先发展同时还是有效处理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历史性难题的关键。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这既是一个可能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也是一个各种矛盾尖锐化的时期,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平等与效率的冲突,失业与“空位”的并存,增长与环境的矛盾等等。这些在短期里看起来似乎是无解的发展难题,要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基本的道路便在于发展教育,增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壮大人才资源总量。收入分配上的平等目标与鼓励竞争提升效率目标间冲突的缓解,不能以泯灭竞争降低效率为前提,只能通过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缩小由于人们能力上的差距带来的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扩大;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矛盾,不可能仅仅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便能克服,这种由于技术壁垒形成的矛盾,只能通过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发展供给之间的不适应性;经济增长与环境损失的矛盾,不可能以停止增长为代价来换取环境的保护,只能通过改变发展方式来实现尽可能低的环境成本下的充分发展,而发展方式的转变首要的在于人才优先发展。(作者: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 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