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多个农副产品价格出现离奇暴涨,继“蒜你狠”、“豆你玩”相继退烧后,近日有关数据显示,玉米、棉花等农产品的价格也开始蠢蠢欲动。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耿强认为,目前市场风险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这些经炒作成为投机品的农产品,价格总有完蛋的一天。
流通环节是炒作的关键
记者:从大蒜、绿豆、三七,到如今的玉米、棉花,从表面上看,游资选择的炒作目标似乎很“散”,游资选择炒作对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耿强:所有被炒作的产品都具备一项必要条件——其短期内的供应量很难及时满足。比如大家记忆犹新的2007年猪肉涨价,动物有一定的生长过程,决定了猪肉要有一定的供应周期,即便短期内市场价格上去了,供应也很难及时跟上,这就为炒作创造了条件。
记者:炒作者通过什么手段抬升农产品的价格?
耿强:流通环节是抬价的关键。以大蒜炒作为例,全国种植大蒜的农户成千上万,购买大蒜的消费者也成千上万,但他们都不具备对大蒜进行定价的能力,只有大蒜流通中的关键环节——中间商才拥有定价权,特别是中间商大户,全国可能也只有四五家。他们形成了一股垄断势力,种植户和消费者都不具备与其议价的能力。因此,要想有效遏制恶炒农产品的行为,流通环节是打压的关键。
疯狂投机有崩盘风险
记者:多个农产品价格离奇暴涨,是否意味着市场风险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
耿强:是的。大蒜、绿豆等原本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普通消费品,但经过投机资金的炒作后,已经脱离了其正常价值,成为某种投机品,价值已被高估,一旦泡沫破裂,炒作农产品总有完蛋的一天。
变成投机品后,一个偶然的因素,都有可能加剧这些农产品价格的崩盘。假设绿豆突然可以被大量进口,市场供应量骤增,失去了炒作条件,绿豆的价格必然要回落。又比如游资发现,炒作红豆比绿豆更有市场空间,资金转向也会令后来追高进入的投机者蒙受损失。
大量农产品价值长期被低估
记者:最近各地都有信息显示,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出手打压之后,之前被爆炒的大蒜、绿豆等农作物价格都已出现回落,价格回归是不是必然的趋势?
耿强:价格回归是个总体趋势。国家有关部门出手后,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也会加速回归。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趋势,因为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是长期被低估的。
从中长期看,农产品的价格将呈缓慢上升趋势,这主要在于两个原因:一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接合部的土地日益稀缺,导致总体供应量逐步下降;二是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远大于农民,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会通过农产品涨价来求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