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社会 > 文章详情
【后世博研讨会】朱顺龙:世博会与上海城市历史遗产的再生
2010-06-13 作者:佚名 来源:《复旦》第840期
  世博会期间,上海的旧城改造步伐不断加大,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处理好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改造的关系,是本届世博会举办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建设中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城市保护与更新。既要体现历史的延续、传统的继承,又充分满足现代生活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城市面貌。除了妥善地保存历史文物之外,恰当开发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是尊重历史的表现。
  上海有很多传统工业,成立工业博物馆很有基础,还可利用原来的求新造船厂建成近代工业博物馆,上海船厂结合原有的船台建成海事博物馆。
  城市未来的走势,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全球保护是一个最宏大的计划,上海作为一个城市的完整超大体量的城市形态,从一个宏观的保护角度出发,是我们在规划时要考虑到的。
  第二,工业遗产,它是有典型意义的地方。特别是近百年来见证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所以工业遗产在上海的历史积累是非常厚重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在本次世博会当中已经小试牛刀,有一定的起色,未来我们如何借助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
  第三,老城区的更新、保护、合理利用,使其成为城市中具有基因发展传承的作用。
  历史不应该成为阻止发展的绊脚石。如何保护这些产业和城区建筑并且巧加利用,使它们成为上海的世博会的上海特色,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