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娱乐讯 《非诚勿扰》收视率居高不下,各地卫视也纷纷高举相亲大旗,相亲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同时也将拜金女、富二代等等这些之前并不具体的名词更加具体化,人物化,让这些名词有了“代言人”。张颐武教授认为相亲节目不可怕,他表示,相亲节目所造成的影响,目前还是可控范围内的,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他同时强调,相亲节目确实将现在人们的恋爱观择偶标准等在过去更隐秘的话题,放到了台面上, 这类节目的存在与否取决于公众的承受力。
将私下的话题拿到台上 是否能接受要看公众的承受力
事件回放:一位爱好骑自行车的并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 马诺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更喜欢在宝马里边哭。于是男嘉宾以被拒绝而默默的离场……
马诺的一句“我更喜欢在宝马里哭”一石激起千层浪,成就了马诺,同时将老百姓内心标准和公众标准的差异显现出来。张颐武教授表示,如今一些嘉宾把人们不愿意公开讨论的话题拿到了舞台上,他触碰了这个社会的尺度和禁忌,这是社会倡导和追求的恋爱观价值观和客观存在的一些并不公开的观念的碰撞。
张颐武认为相亲节目其实不可怕,他称,这类相亲节目所造成的影响,目前还是可控范围内的,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还是要更审慎的评估。这类节目的状态更多的取决于公众的承受能力。
媒体比公众更紧张 观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幼稚
事件回放:征婚节目中男女嘉宾大量使用“托儿”成为观众的焦点,别看他们在节目里是那么的真诚,但他们不是艺人,也都是准艺人。
在各个相亲节目的舞台上,层出不穷的俊男靓女,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让观众又是心动又是心碎,但仍有“好事者”一次次拆穿他们所谓真实的身份。媒体也跟风一样的报道,质疑声、批判声此起彼伏。
而张颐武教授则认为:“其实公众并没有媒体想象中的那么幼稚,台上那么多的俊男靓女,大家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个节目,又会有几个人将真正恋爱通过征婚节目的形式来实现呢?娱乐节目多数人不会当真的,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对待,相反媒体却好像非常紧张,媒体的报道和渲染也是相亲类节目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当然也要避免有人受到负面的影响。这类节目都有自己的周期性,过一段大家就会看厌了”
过半网友选择“继续看” 女嘉宾言论成争议焦点
在凤凰网娱乐6月8日做的网友调查中,有超过五成的网友选择了“会坚持看下去,很爱看”。调查结果显示,争议焦点在于女嘉宾的言论,“这个节目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选项中,不少网友选择的是“女嘉宾言论”,而在“最令你反感的是什么”选项中,同样是“女嘉宾言论”拔得头筹。由此可见,女嘉宾是相亲节目中的关键因素。
对于相亲节目,网友褒贬不一。四川省德阳市网友“wan7777”认为:“地方台自办的综艺节目只要无伤大雅,能娱乐观众就没什么不可以,综艺节目反而不应该太高雅太脱俗,太脱离普通观众。”除了力挺者,也有不少痛批者,武昌网友“whfxd”发帖称:“相亲嘉宾95%是托,这一点看不出来就是瞎子!为吸眼球不择手段、道德沦丧、格调低下,定性结论:江苏卫视垃圾,湖南卫视垃圾!”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 着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著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