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风建设 > 学风动态 > 文章详情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弘扬北大的优良学风和传统
2010-06-10 作者:林建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长久的历史积淀使北京大学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这是我们建设和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北京大学,大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在学术研究中,淡泊名利,潜心学问。不可否认,北大也存在很多不良现象,违背学术规范、职业操守和教学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既要大力弘扬北大的优良学风和传统,也要建章立制,建设保障良好学风的长效机制。

  一、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设置教师最高奖项“蔡元培奖”,表彰在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岗位上作出杰出贡献、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季羡林、侯仁之、徐光宪、韩济生等一批优秀教师获奖,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

  学校于2006年制定了《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并修订了《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和《北京大学教师教学管理办法》等多项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工作目标、基本思路和实施办法。

  党委委托工会每年召开教书育人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人事部每年组织新上岗教师集中进行师德培训,请德高望众的老教授言传身教。

  建立对违规行为的高效处理机制。2007年,我校在学术委员会下专门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制定、解释和评估学校学术道德方面的政策、规定和存在的问题,接受举报,开展独立调查和审议。学术道德委员会对违规事件的及时处理,发挥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二、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平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学校于1997年制订了《北京大学学生奖励条例》、《北京大学学生奖学金评审条例》,设立了“五四”奖章、创新奖等各种个人奖项和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学风班等集体奖项。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上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准则,坚决处理违反校规校纪、考风考纪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还开设了关于学术规范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学术规范的基本内涵,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