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学风和高尚的学术道德是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完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前提。清华大学把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有关工作。
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学校教代会通过了“敬业报国、育人爱岗,务实求真、进取自强,克己奉公、团结协畅,为人师表、仪态端庄”的32字清华师德。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以“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为主题的大规模学风教育活动。坚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的环节,开设了“科技论文的写作”、“科学精神与不规范行为”等选修课程,邀请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主编就学术道德举办讲座。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教育,我校广大师生崇尚科学精神、保持良好学风、遵守学术道德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二、完善制度、构建体系,引导规范学术活动。我校在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中注意宣传先进、典型引路,同时抓好有关制度的建设,规范学术活动。我校出台了《清华大学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清华大学教师学术道德守则(试行)》、《清华大学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暂行办法(试行)》等文件,在学术活动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了外部同行专家评议,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等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并制定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受理、审查和惩处等的程序和办法。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每一位新进校教师和研究生都要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这些措施为我校学术活动的规范提供了牢固的制度保障。
三、严格监督、严肃查处,发挥学术委员会重要作用。在我校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的建设中,学校和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校学术委员会设有学风组,负责从学术角度提出学风建设要求,受理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学校果断严肃惩处,绝不姑息迁就。去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校对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再一次进行了修订完善,使之更加适合学校科学发展的实际。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学校准备整合相关机构和人员,设立独立的“清华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