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风建设 > 学风动态 > 文章详情
复旦大学副校长:完善惩治学术违规行为工作机制
2010-06-10 作者:陈晓漫 来源:中国教育报

  如何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高校近年来面临的课题。复旦大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深刻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学风不正,不仅败坏学校的声誉,而且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科研各领域的工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是无从谈起,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复旦大学历来重视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不仅写进了学校党代会报告,也列入了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纳入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惩治学术违规行为的工作机制。我校于2005年出台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从正反两方面对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学术违规行为的调查、取证、审定等工作环节,以及学术处分、行政处分、司法处理,同行通告、处分期限和期满处理等惩戒标准都作出清晰界定。

  我校于2005年4月成立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该委员会隶属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来自不同学科、有丰富治学经验的资深教授担任,是惩处本校学术违规行为的最高学术评判机构。5年来,在院系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下,学校正式受理学术举报案件20余起,大部分已形成明确的结论和处理意见,维护了我校良好的学术声誉。

  三、着眼主动建设,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正确的评价导向是学风建设的风向标。近年来,学校根据学术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建立起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逐步淡化量化标准,用“代表作制”对教师进行考核,使“质”得到肯定。二是抓研究生和新上岗的青年教师的教育。学校针对研究生和导师分别出台《守则》,强调导师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研究生如有学术违规,导师难辞其咎。我们还在新教工上岗教育中增加专门的学风教育内容,在人事聘用合同中设立了遵守学术规范的条款。三是积极宣传师德师风的楷模。近年来,学校党委先后颁布了《复旦大学关于教书育人的决定》,召开“加强全员育人工作”全校教师大会,展开师德师风大讨论。每年,学校都组织全校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在教师节宣传“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