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风建设 > 学风动态 > 文章详情
论文反抄袭系统风靡高校 应对"招数"也应运而生
2010-06-07 作者:吴小康 来源:新华网

  当前正值大学生忙于毕业答辩之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国很多高校都采取了用反抄袭软件检测学生毕业论文的做法。记者调查得知,各种应对论文反抄袭检测的“招数”应运而生,一个因论文反抄袭检测系统而生的“市场”也在悄然形成。论文反抄袭软件能否真正刹住论文抄袭之风?学术造假可否靠技术手段得以遏制?

  “你‘抄袭’了吗”

  记者从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了解到,目前不少高校都为大学毕业生设置了论文反抄袭检测环节,以确保他们的论文不存在抄袭现象。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新闻学硕士生张雷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们学校第一次实施反抄袭论文检测。他说,学校的论文检测环节安排在毕业答辩之前,如果检测结果没有通过,学生需要对抄袭内容予以修改,“否则将延迟毕业。”

  不少应届毕业生反映,论文是否合格,撰写只是一方面,顺利通过反抄袭系统的检测也非常重要。为摆脱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们纷纷想办法对付这款软件,其中提前找类似的检测系统“预演”成为不少学生的选择。大家见面经常以“你‘抄袭’了吗”作为询问对方检测结果的方式,这甚至已经成为校园的流行现象。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胡吉明介绍,反抄袭软件工作原理大同小异,即反抄袭软件首先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检测过程中将学生论文放到这个系统里,系统把长篇的论文解析成固定字数的段落,再把分成的段落与数据库里的论文进行比对,然后就会查出相同或相似的字数。

  反抄袭系统催生出的“市场”

  广西大学经济学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小王表示,在网上,很多专门讨论如何逃避论文反抄袭系统的文章被争相转载。连续雷同不超过13个字、近义词替换、改变句子主被动语态等都是在学生间流传的“秘笈”。尽管“招数”不少,很多人还是采取提前为论文“检查”的办法。需求催生市场,记者调查中得知,一个为大学生提供论文检测的“市场”正在高校形成。

  记者从淘宝网上搜索到提供反抄袭检测服务的卖家至少有200家,检测系统五花八门,价格也都不等。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几乎所有提供反抄袭检测系统的卖家都有成交量,其中一位“五钻卖家”一个月里就为149个用户提供过服务。

  广西大学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小周打听到,学校有的学院宣称有正版的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并且只收100元钱,他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个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学院的这项服务有点“供不应求”,从4月份至今已为超过400份论文做过检测。

  2009年3月,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负直接责任。为此不少高校引进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作为把关手段之一。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高校都是自掏腰包购买检测系统免费为学生检测论文,但也有部分学校借机向学生收取价格不菲的费用。

  “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近刚完成毕业答辩的湖南大学新闻学硕士生易杨认为:“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检测系统是机器,不是人。它只能从语法上进行比对,无法从语义的角度解析,准确度有待提高。”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冉华教授认为,反抄袭软件与整个学术风气不正的大环境有关,“是不得已之举”,她表示通过软件遏制抄袭现象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张雷说,之前有学生为了应付论文会大段大段地抄袭,“有了反抄袭软件,起码大家都会对论文重视起来,不会随便糊弄。”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闭伟宁认为,反抄袭软件的使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认为,长远来看,只有建立起制度性的约束机制,才能真正遏制住校园的学术不正之风。

  “软件”反腐?

  反抄袭软件标准过于简单,准确度有待提高,虽已被认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不少高校依然乐于引进作为把关手段。这固然说明学生论文之风不端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我暗自揣度引进者的用意,或许也有学术反腐“拿数据说话”的目的在。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确证,不是赖于在够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或专著数量吗?要证明本校治理“文抄公”大获成效之际,软件自也可奉上 “论文通过率”、“抄袭检出率”等一串硬气的数据,且机器把关,肯定是不含半点水分的。否则,除了“起码让大家对论文都重视起来”,检测软件刹住抄袭之风的真正功效,又到哪里体现呢?而说到“重视起来”,难道就是让大家去交流“连续雷同不超过13个字、近义词替换、改变主被动语态”等等的下对之策么?

  我自然相信软件可以渐渐变得聪明起来,但仍不敢断定其把关效果的改善。很难想象检测学术论文像检测食品安全一样,做到各项指标的明确科学。靠机器为人的创造性工作评判打分,只会让“有技巧的抄袭”在技术层面合法化。学生为了对付机器,把通过检测作为论文写作首要目标,为“技术问题”而疲于奔命,哪里还顾得上治学的初衷?鼓励创新又何从谈起?

  学生论文抄袭现象严重,与当下高校整体的学术环境是分不开的。论文反抄袭软件的登堂入室,反映出学术反腐现状中的一种“技术化”、“形式化”倾向,即把制度性机制性的问题简单归结为“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有待改进”。按照这样的“软件升级”思路来反腐,而不去检视学术权力化、商品化等实质性病根,不要说更加高级和隐蔽的学术不端能否遏制,单是保证学生论文原创这一条,就让人难以乐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