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风建设 > 学风动态 > 文章详情
论文抄没抄 一查就知道
2010-05-28 作者:王剑华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这段时间,经常有学校外面的人找来,就是为了让我帮他们用系统检索一下,看看他们的论文是否过得了。”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的李老师说。让很多人“牵挂”的这个软件是该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使用的一款软件,这款软件的全称是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一篇文章是否抄袭、抄袭的程度如何,只要通过该软件,几分钟结果就会出来。

  为此,记者于20日来到江西师大详细采访。目前,该系统还只是在试验阶段,下一步将向社会推广。

  检索 两种情况

  可疑论文要被验明正身

  谈到学术不端,李老师说,以前,抄袭论文还需要动笔。而现在,由于互联网发达,抄袭实在是太轻松了,上网搜索一下,轻轻动一下鼠标,就能将他人的劳动成果窃为己有。

  近年来,公开的学术不正之风主要有:抄袭、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篡改等。

  李老师告诉记者,目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抄袭行为。记者了解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江西师范大学开始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检索。

  据了解,一篇论文提交到系统进行检索,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几分钟,检索结果就出来,而眼下是学生毕业前夕,也是论文检索的高峰期,因此,检索时间会适当延长。

  目前,该校要求,论文指导老师在审查学生提交的论文时,如果发现情况不对可以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来检索。

  据悉,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论文指导老师会向学位办提交检索。

  一种情况是,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的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完成的,如果一名学生在没有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突然提交了一篇论文,这个时候,老师就会有所怀疑,会将该论文通过学位办进行检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交出了一篇论文。而在正常情况下,论文的写作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与调研。

  检索 两个细节

  检索可精确到文中每句话

  据了解,学位论文一般字数多,硕士论文一般为三到五万字,而博士论文多达十几万字。

  为准确检测,通常是将论文按照章节分开比对,每一章节分别给出检测结果,再给出总体指标。比如,对于一篇文章,会设定这样几个指标:总重合数字、总文字复制比、总文字数、疑似章节数、总章节数等。以文字复制比为例,文字复制比是指学位论文的某一章节与比对文献比较后,重合文字部分在该章节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反映该章节越多的文字来自于其他已经发表的文献,文字复制比反映了文章“抄袭”的文字数量比例。据悉,该系统可以精确到文章中的每句话是否属抄袭。

  李老师告诉记者,在检测时一定要将作者的名字输入进去,因为有的时候,作者可能会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的内容,而这是允许的,不能认为为抄袭。

  论文数据有假系统会提示

  从近几年公开披露的学术造假事件来看,有的学者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会不以实际观察和实验中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据,伪造虚假的观察与实验结果。对此,系统也有一定的手段。比如,在一篇文献中提到,分词的准确率为99.66%,词性标准的准确率为99.07%。系统就可以利用快速检测到与分词的准确率和词性标准的准确率相关数据,供审查人员参考。对于文献中数据值远高于当前公布的数据值的情况,提醒审查人员仔细核查。

  效果 有学生被迫推迟论文答辩

  校内 学生认真对待论文

  尽管学校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在该校部分学院却有这样的硬性规定,所有毕业论文都要经过学位办的检索后,才能进入论文答辩环节。而且,在江西师范大学,如果重复内容超过20%即认定为抄袭。

  目前,全校已有400多篇经过检索。尽管没有准确数据统计,但是有不少学生论文查出问题。于是,他们只能是对文章修改或是重写,他们论文答辩时间等就要延后。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的使用,在该校引起较大反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李春雷老师介绍,尽管该系统还有要完善的地方,但该系统的使用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负责任。很多学生毕业若干年后,才被告知当初的毕业论文是抄袭的,于是取消学位等。该系统可使问题提前暴露,学生有时间改正。

  尽管很多学生对系统的效果抱半信半疑的态度,但已让许多学生认真对待论文。该校一名陈同学告诉记者,在大四的时候,因找工作要付出大量时间,对部分同学而言,论文只好对付一下,上网搜索是最好的办法。但老师介绍了该系统后,大家还是有所触动的,会认真对待论文。自己写论文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校外 希望送论文来检测

  该校研究生院学位办的李老师告诉记者,该系统只在校内使用,对象只限于校内学生。但校外已有不少人知道这套系统,“这段时间,常有人找过来,希望帮忙检测一下自己的文章。”据悉,尽管该系统还只在高校使用,但对其他领域而言,同样可以使用。目前,该系统在试验阶段,下一步将向社会推广。

  点评

  收集海量数据帮专业人士打假

  据了解,北京一家机构研发了这一系统。而判断提交的文章是否抄袭有一个重要的依据,那就是数据库里收集的大量已公开发表的文章。

  目前,这个系统里有学术期刊7000余种,期刊全文2480万篇。另外,还收集了全国500多家硕士培养单位、近400家博士培养单位的80多万篇学位论文。同进,还收集了全国会议、报纸、年鉴、工具书的内容。这些出版物平均每天更新的文章达两万篇。这些收集的资料就是判断提交的文章是否抄袭的重要依据。

  江西省学者邓虹认为,近年来恶劣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给整个学术界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学术界长期形成的科学、诚实、追求真理的形象受到社会大众的质疑。过去,人们发现论文抄袭等现象后,只能依靠举报。而对于一些期刊的编辑而言,编辑的文章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受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使他们不可能对经手的每篇文章是否属于抄袭做出正确判断。而这一系统的出现从技术上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使得做学问的人多了一道约束,增强严谨治学的自觉性。

  抄袭认定

  若注明了出处是不是就不属于抄袭呢?李老师说,目前,有关引用数量还没有一致意见,在国外,对期刊论文,只要有超过10%的内容相同,即构成抄袭。还有专家认为,不能有完全相同的句子。在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有30%以上的文字复制,就认定为抄袭。

  抄袭形式

  有的是单纯的文字抄袭,有的是抄袭别人的论点、概念、原理等,属于思想性抄袭。从抄袭来源来说,有的人只会抄袭一篇文章,有的人会从多篇文章中拼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