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风建设 > 学风动态 > 文章详情
广东商学院副校长否认侵占同事学术成果
2010-05-24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是学术创新还是学术侵吞?广东商学院教授张伟强近日向南方都市报发来材料,称该校副校长雍和明侵占同事学术成果。

  被举报侵占学术成果 广商副校长雍和明:我没有


  《中国辞典史论》的中文和英文版本,两本书有着不同的作者署名。南都记者贺顿摄

  南都讯 是学术创新还是学术侵吞?广东商学院教授张伟强近日向南方都市报发来材料,称该校副校长雍和明侵占同事学术成果。举报信称,由雍和明负责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著作《中国辞典史论》,中文版第二作者署名为罗振跃,但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却变为彭敬(雍和明之妻)。

  昨日雍和明接受南方都报市记者采访时解释“英文版完成时间其实早于中文版”。雍和明说,张伟强此次举报是为了发泄私愤。

  张伟强则表示,自己反映的是学校多位老师心声,站出来举报是体现学术人的姿态,而雍和明本身就是主管科研和学术委员会的副校长,如果出现剽窃行为更不能容忍。

  此次事件的当事人罗振跃教授对媒体却不愿多言。

  这是学术举报案例中少见的一次——— 举报侵占学术成果的不是“被侵占者”本身,而是代表“第三方”的教授。

  广东商学院教授张伟强说,2009年初,副校长雍和明在一次全校中层干部会议上介绍,自己的作品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但他向雍和明借阅此书却遭到拒绝。随后他在学校科研处、中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查阅,都未能找到此书,后通过英国同学帮助在英国购得此书。

  张伟强发现,该书其实就是雍和明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中国辞典史论》英文版。但让他吃惊的是,中华书局中文版署名作者为“雍和明、罗振跃、张相如”,牛津大学出版社英文版却变为“雍和明、彭敬(雍和明之妻)”。雍和明只在致谢词提及“感谢罗振跃帮助我们完成了中文姓名索引的附录部分。”

  2009年3月份,张伟强统计,该校副教授罗振跃完成了15章,占全书22章的68.2%;完成章节共计 221页,占全书629页的35.1%。在英文版著作中,其正文部分直译罗振跃的学术成果高达74%。

  对于中文版的署名分工,记者在中华书局版的《中国辞典史论》绪论中看到以下表述“该书主要由雍和明、罗振跃、张相如分工完成,正文共分为5篇……其中罗振跃负责完成了第二、第三、第四篇相关章节……”。

  省教育纪工委:调查结果已呈交至省纪委

  去年6月至今,张伟强多次向学校等相关部门实名举报雍和明。广东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为此事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由9位教授(副教授)进行了比对调查。

  调查报告认为英文版本著作现行署名(雍和明、彭敬)符合国际惯例,但在致谢词中有欠缺。

  对于这个裁决,张伟强并不认可。他建议此事应该由校外第三方的学术认定机构来处理。昨日校方介绍,此事已转给省教育厅处理。

  昨日,省教育纪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省教育纪工委在今年3月就张伟强所反映雍和明的学术不端行为要求广商学术委员会进行调查。今年4月,广商学术委员会召开了专家鉴定会,并把得出的调查结果提交至省教育纪工委。目前,该调查结果已呈交至省纪委。

  副校长回应

  中英版本哪个动笔早

  “事实上,英文版动笔时间比中文版还早,根本不存在侵占他人成果的说法!”广东商学院副校长雍和明昨日针对多个争议点一一回应。

  但张伟强驳斥说,“如果说英文版时间早于中文版,为何还要邀请罗老师参与中文版的工作?难道罗老师在后面是抄袭了英文版的成果?”

  雍和明说,2003年2月,他以“中国辞典史论/A Synoptic H istory ofChinese Lexicography(英汉双语版)”为题申报国家课题,10月正式立项,2005年结项。罗老师中文版交到他手中是2005年年中,但英语版于 2004年已完成了初稿。中文版在2006年4月交稿,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英文版于2006年6月提交牛津大学出版社,但因选题评审及其对书稿的特殊修改要求拖延至2008年下半年才正式出版,“因此英文版实为他本人创作,并非举报者所说的翻译”。

  中英版本为何大比率重复?

  既是本人创作如何解释大比例的重复?雍和明说,中文版整体框架和理论都是从英语版移植过来的,最初取材是课题组共享的,而最后又是经他本人校改、润色、统稿甚至重写后定稿,“出现大比例重复不出奇”。

  雍和明说,罗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加入课题组的。是他通过人文学院副院长介绍找到研究古文字专业的罗老师。罗老师学的外语是日语,并不懂英文,对课题汉语版的贡献在于为他提供的章节框架、写作纲要和要点下来提供收集素材,尽可能地提供汉语单语词典章节的初稿,中文版绪论中提到的“负责完成”实际上是这方面的工作。

  罗振跃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英文版中?雍和明说,罗老师参加项目时,自己的英语版已经基本完成成稿,后期主要是修改加工,就没必要再找他人。此外,罗老师学的外语不是英语,也无法直接参加英语版的工作,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罗老师没有参加课题英语版的任何分工。

  记者昨日求证罗老师,他表示工作太忙暂无法接受采访。但在此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他曾表示,“调查结果称‘中英双语书稿两个成果同时完成并提交’,但雍和明从未向其提及著作英文版的任何信息。”

  为什么出现妻子的名字?

  雍和明说,牛津大学出版社结束选题评审后,提出了修改等意见。当时自己忙于其他事项,所以彭老师从2006 年下半年开始熟悉书稿,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全稿的审读、核校、古代文献引证的校勘,对部分章节进行调整充实,完成要求增补附录的编制,正式工作前后一年有余。“她整整忙了一年多,难道这不应该署名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