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改进公司治理仍需长期努力
2010-05-24 作者:崔晓伟 来源:上海金融报

  5月19日,全球性商业咨询和内部审计专业机构甫瀚咨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发布连续第六年的合作成果———《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报告对中国百强上市公司(按2009年6月30日市值)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就该调查结果,甫瀚咨询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总裁刘建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分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金融企业继续领跑《上海金融报》:《报告》中有20家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得分继续高于非金融企业,并且领先程度有所提高。而属于国家控股行业的公司治理得分仍然落后于其他行业企业,并且差距有所扩大。造成这种两极分化态势的原因有哪些?

  鲁桐:这表明,在一些领先企业已经进入了持续自我改进过程的同时,还有一些落后企业在改进公司治理上仍旧只是迫于监管要求才有所行动,缺乏对公司治理加以完善的主动意识。

  后金融危机时期,身处更加动荡的国际资本市场环境,中国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谋求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公司治理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社会各界做出更多的努力。

  随着《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颁布,中国的监管制度已日趋完善。开展公司治理的目的不仅局限于满足监管要求,优秀的现代企业对公司发展有着更长远的战略规划,更多的企业应认识到公司治理对企业稳健发展所带来的裨益。

  《上海金融报》:中国银行界和监管机构一直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动态。本年度百强上市公司中共有20家金融类公司,其中包括银行业14家。从评价结果来看,银行业企业治理领先于非银行企业。这是否表明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有了较大提升?

  鲁桐:银行业企业治理领先于非银行企业,主要是由于中国银行业施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在经营过程中公司战略目标和文化有待更加清晰;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待明确,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内控机制有待提高,杜绝“人治”的问题;监事会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关键岗位上专才的选聘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待提高等。

  针对上述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应从整个银行机构的战略目标着手,进一步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建立持续的监管机制并充分发挥内外审计的监督作用,将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作为进一步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良好契机。

  《上海金融报》:这些大型企业的高管薪酬一直被诟病,《报告》中涉及高管薪酬这方面的情况表现如何?

  鲁桐:此次年度评估结果显示,上一年度中表现出来的百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失控态势有所矫正。在全体高管人数增长5%的情况下,报酬总额下降了20%。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在内的全体高管人员人均报酬水平从上年度的58万元下降到了47万元。董事会成员中,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的人均报酬水平均有所下降,只有独立董事的报酬水平在继续上升。监事会成员的人均报酬水平比上年略有上升。

  尽管统计数字上显示出高管薪酬“失控”状态得到矫正,但是我们看不到证据证明这种矫正是公司内部有效的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高管平均报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危机背景下,上年度那种触犯众怒的千万元级别超高薪酬情况的减少,股票市场表现不佳、股权报酬减少,以及普遍的业绩不佳、业绩奖金减少等等。百强公司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及运作情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国有控股行业依旧落后《上海金融报》:从报告看,本年度共有23家公司属于国家控股行业,这些国家控股行业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整体上依然略低于其他行业公司。对于国家控股行业公司在内控方面,您有何建议?

  鲁桐:在本年度数据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分析最近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国家控股公司与其他行业公司之间的各项分差逐渐缩小,说明随着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不断完善,国家控股行业的公司治理表现也逐渐走向“平均化”;第二,国家控股公司在“股东权利”和“监事会职责”方面的得分始终低于其他公司的得分;第三,国家控股公司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方面表现一直优于其他行业公司。

  实际上,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国资委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明显改善,如果能够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加快推进在中央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的工作,并将有效经验推广到各级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海金融报》:对于国家控股行业公司,着重需要解决的有哪些问题?

  鲁桐:我认为需要着重解决如下问题:优化国家控股行业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借助于市场机制,识别管理者能力,提高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监督力度;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制衡的作用。

  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明确的、具有操作性的独立董事任职责任追究法律规范,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独立性和制衡作用,从而提升公司治理的水平;进一步发挥公司内部审计职能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大部分国家控股行业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不是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其主要工作是绩效审计、预算使用情况审计、专项审计等,主要关注经费使用或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而真正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审计很少。而国际上通行的内部审计职能则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主要工作方向为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反舞弊等等。建议未来国家控股行业公司的内部审计能更加关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为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必要的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