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管理动态 > 文章详情
海南大学召开人文与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座谈会
2010-05-07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大学科研处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的实施和海南大学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的稳步推进,海南大学历经几十年发展和积淀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现今面临着如何应对形势变化,提升自身整体实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课题与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4月29日下午,校科研处在前期网络征集全校科研机构改革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海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座谈会。傅国华副校长出席座谈会,来自海南大学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20余名社科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拟成立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名称及其边界问题、“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成立的必要性、何时成立以及如何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相关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与会专家认为,海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资源在全省占首要地位。然而,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科研体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现有的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理顺。作为我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高校,在海南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下,海南大学迫切需要在学校层面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搭建一个平台,组建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海南的建设和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成立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成立研究院应着眼于学校科研的长远发展,必须有战略眼光、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不能急于一时,草率从事。首先应将前期相关工作准备充分,可以先建立研究团队,逐步形成影响力,待各方面条件具备时再成立相关的研究院。关于研究院成立后如何进行管理,与会人员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其中,人文传播学院杨国良认为,研究院要“去行政化”,研究院的负责人不必顶着“正处级”的头衔,既然是纯粹的学术研究单位,就应该按照学术研究的思路来管理,必须去行政化。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傅国华副校长在会上讲话。他强调,拟成立的研究院一定要视野开阔,立意高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资源。同时,他要求相关职能处室要抓紧时间,抢抓机遇,做好前期论证工作,以推动学校科研体制改革工作,尽快提升海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科研实力和整体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