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6年
出版单位 复旦大学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一、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本书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研究的是我国当前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理论篇,就利益关系演进的内涵、外延以及理论渊源展开了分析;第二篇因素篇分别探讨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制度变迁等对利益关系演进的影响,及其反馈效应;第三篇,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转型时期及市场经济时期社会利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进行了探讨;第四篇对策篇,在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十大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发展变化的十大原则。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一)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前沿课题。该书分析了决定和影响社会利益关系变动的因素,揭示了我国社会利益变动的轨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矛盾,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具有创新和学术价值。
(二)新时期我国社会十大利益关系
1、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这是我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的轴心。
2、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三者的利益关系有一致的方面,也有矛盾的方面。
3、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4、工农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5、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包括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基础性行业与加工行业、新型产业与夕阳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6、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7、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民、一般工薪阶层与私有经济经营者、个体劳动者、资本所有者以及其他高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别。
8、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二者的收入差距不宜过大。
9、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指劳动力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土地 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10、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在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兼顾他国利益。
(三)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五大特点
1、利益主体多元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的利益主体,造成利益主体多元化。
2、利益来源多样化。有劳动收入、有财产性收入,还有身份收入等。
3、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表达的渠道主要有利益组织表达、公共舆论表达及行动表达等。
4、利益差距扩大化。当前我国利益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5、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
(四)、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原则
1、做大“蛋糕”的原则。协调和解决利益问题,其基础还在于发展生产力。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做大“蛋糕”。
2、统筹兼顾的原则。要统筹兼顾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本国利益和外国利益等。
3、利益共享的原则。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能够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利益。
4、综合利益的原则。协调利益关系,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5、利益保障的原则。要打造由个人、企业、社会保障多层次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保障利益需要。
6、利益补偿原则。对改革中形成的弱势群体采取适当的利益补偿措施。
7、利益关系制衡的原则。利益关系制衡机制主要包括: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与限制少数人的暴利、维护合法利益与打击非法利益等。
8、根本利益原则。利益关系问题很重要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9、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10、及时调整的原则。需要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制衡机制,以及常态和长效的矛盾处理机制。
三、研究方法
利益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新颖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该书从新的视野,运用理论、历史、现状相结合的科学方法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的轨迹。
四、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从理论上说,拓宽了利益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在三者交叉的基础上为创建新的利益理论学科作了有益的尝试。它可以从一个新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拓展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完善和深化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从实践上说,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利益关系的矛盾;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分析了我国新时期的十大利益关系,提出了协调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等等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见解和对策思路。系统研究和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关系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是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的相关内容已由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公室以成果要报的形式报中央领导参阅。该书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正在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欢迎批评指正。
成果社会反映
2006年11月22日中央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第56期)报中央领导批阅。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以该书内容前后共发表的论文有13篇,有的多次转载和引用,有的获奖。
成果获奖情况
2008年10月在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6-2007)评选中,获著作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