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吉林省人民政府财务顾问报告(国企改制)
成果类型 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05年6月
出版单位 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人民政府
成果内容简介
1.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报告共分国企改革的环境分析、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和吉林省国企改革重点环节解决方案三大部分。
从国企改革的内部环境看,吉林省市场化水平低,仍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期,国有资产承载的历史包袱沉重,无法独立实施改制,而且地方财政无力支付改制成本。从国企改革的外部环境看,市场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强化了吉林省国企改革的内在要求;信息化、市场化、开放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外部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给国企改革创造了改组的空间;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吉林省国企改革创造了积极有利条件。
从吉林省国企改革目标看,是打算用一年时间,“一企一策”地对省及省以下81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使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由80%“退”到60%。解决好已改制企业存在的改制不规范和职工劳动关系未转换等遗留问题,实现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和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并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报告提出建议的基本思路是:将吉林省的国企改革放到发展战略的统一布局中,集中抓好两个环节,“一包一策”地对全部国有资产进行改组改制。努力实现国有资产向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所有制结构调整。
从吉林省国企改革重点环节解决方案的设计看,首先,在“一包一策”改革方法的方案设计方面,一是推荐采用“纵(横)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打包”;二是建议设立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实施“纵(横)一体化”改革的主体;三是严格设计操作流程;四是注重打包(资产分类)、项目设计和招商引资三项核心工作。其次,在职工安置成本——方案组合的设计方面,可以根据企业改制后的情况设计出各种不同的组合,使国企改制职工安置费用的集中支付分解到不同的时段,支付方式也可以是现金、资产、或股权的组合。再次,在商业银行债务——打包回购方面,一是要了解改制企业不良资产状况;二是处置金融不良债务的基本思路要遵循打包回购——重组——组织变现的思路;三是设计了打包处置金融不良债务的四种预案;四是设计了八种处置回购金融债务的方法;五是分九步设计了回购金融债务的操作流程。最后,在资产经营公司的构造方面,报告在功能定位、资本来源及构成、运营模式、制度(机制)建设和政策支持等五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
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体现在:报告提出新的思路即用“纵(横)一体化”的“打包改制”方式,化解长期累积的各种沉淀成本,实现吉林省国有企业的成功改制。
由于地方政府难以支付改革成本,改制后的企业职工难安排,改制的利益主体缺位和改制后的企业资本无法 流动等多方面原因,传统思路的国有企业改制由于改制方式不能有效地化解上述矛盾,致使国有地方工业企业问题有增无减,资产自然流失严重。一方面资产折旧带来资本损值,设备闲置带来技术功能丧失,产生大量的沉淀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职工历史包袱逐年增加,改革成本逐年提高,也会产生累积沉淀成本。而且,如果企业改制不彻底,新增项目很容易重蹈覆辙,形成新的银行呆坏账,进一步加大沉淀成本。因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中,应努力推动国有工业企业改制方式的创新。而实施“打包改制”的国有企业改制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沉淀成本。
所谓“打包改制”就是国家开发银行与地方政府合作,选定一个地区(比如吉林市)或一个地区的一个行业(比如吉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冶金行业)进行整体收购改制;垫付改革成本,实施债务重组,剥离历史包袱;同时以筛选出的有效核心资产为中心、资产的技术关联为纽带,在资本层面上打破企业行政权进行资产重组,使重组后的企业资本价格升值;最后再以重组后的企业对外招商,或全部转让,或部分转让成立股份公司,实现国有企业改制。
“打包改制”的核心在于将改制与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资源整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单个企业的有效资产通过整个行业或某个地区多个企业的有效资产集聚成一定规模,以此招商引资或改制重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生产能力的破坏,培育和壮大新的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实行改制和重组成本,平稳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具体地说“打包改制”有如下好处:第一,实行“打包改制”可以迅速推动国有企业改制进程;第二,政府成为“打包改制”的主体,操作起来简单可行;第三,“打包改制”能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打包改制”能有效保护社会生产能力,提供就业岗位;第五,“打包改制”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第六,国家开发银行“打包改制”成本和风险低,利润大;第七,“打包改制”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资产评估成本和产权交易成本;第八,“打包改制”后的新企业能增加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
3.研究方法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相结合的科学抽象法。一方面,从多种国企改革方法和吉林省国有企业的具体实际出发,挖掘出“纵(横)一体化”的“打包改制”内涵;另一方面,从“纵(横)一体化”的“打包改制”内涵出发,考察“打包改制”的实现条件和外在表现形式,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
第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报告既对现实条件和原有改制思路条件下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又着重研究了实施“纵(横)一体化”的“打包改制”方式进行改制的实施主体、操作流程及核心工作等问题,突出了“打包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动态演进中的作用。
4.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时任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珉批示:运用开发式金融理论,集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吉林省实际的科学设计,是对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极大支持,特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祖继批示:同意评价意见。当时采用打包处置改制企业资产,不仅为国企改制融通资金、盘活资产,而且催生成立了省资产经营公司,为后来的与金融机构合作处置企业不良资产创造了条件,创造了双赢的运做模式,请国资委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向市州推广。
吉林省国资委关于借鉴“国有企业打包改制”处置不良资产效果的评价:
“专家组向国家开发行提交的国有企业‘打包’改制建议非常有建设性,为我省国企改制提供很好方法指导……借鉴国有企业‘打包’改制建议,在国企改制过程中,我省对国有企业的不良金融债务进行了积极化解。截至2006年底,816户改制的工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化解93.6亿元金融债务。……通过对不良金融债务的打包处置,进一步深化了我省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善了信用环境,促进了我省国有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报告的前期成果——《关于实施“打包改制”带动东北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制度创新走出困境的建议》,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首席专家为报告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宋冬林教授,其与报告作者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马利彪研究员和吉林大学李政博士共同完成上述建议,并于2004年5月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得到了中央及多个部委领导的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党委书记李毅中、副主任邵宁,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儒林等领导分别就建议作出批示。
国家开发银行依据领导批示,在为吉林省人民政府作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顾问期间,聘请了以宋冬林为首席专家,马利彪和李政为专家的专家顾问组。专家顾问组依据“打包”改制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吉林省国有企业实施“纵向”、“横向”一体化改制方案,设计了具体操作的技术路径和基本程序,最终形成了本次申报的成果,对推进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成果社会反映
本报告的前期成果——《关于实施“打包改制”带动东北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制度创新走出困境的建议》,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北老工业 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首席专家为本报告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宋冬林教授,其与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马利彪研究员和吉林大学李政博士共同完成上述建议,并于2004年5月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得到了中央及多个部委领导的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党委书记李毅中、副主任邵宁,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儒林等领导分别就建议作出批示。
国家开发银行依据领导批示,在为吉林省人民政府作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顾问期间,聘请了以宋冬林为首席专家,马利彪和李政为专家的专家顾问组。专家顾问组依据“打包”改制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吉林省国有企业实施“纵向”、“横向”一体化改制工作,并提出了操作的技术路径和基本程序,最终形成了本次申报的成果,对推进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时任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珉批示:运用开发式金融理论,集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吉林省实际的科学设计,是对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极大支持,特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祖继批示:同意评价意见。当时采用打包处置改制企业资产,不仅为国企改制融通资金、盘活资产,而且催生成立了省资产经营公司,为后来的与金融机构合作处置企业不良资产创造了条件,创造了双赢的运做模式,请国资委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向市州推广。
吉林省国资委关于借鉴“国有企业打包改制”处置不良资产效果的评价:“专家组向国家开发行提交的国有企业‘打包’改制建议非常有建设性,为我省国企改制提供很好方法指导……借鉴国有企业‘打包’改制建议,在国企改制过程中,我省对国有企业的不良金融债务进行了积极化解。截至2006年底,816户改制的工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化解93.6亿元金融债务。……通过对不良金融债务的打包处置,进一步深化了我省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善了信用环境,促进了我省国有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果获奖情况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