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邓子基财经文选》(1~4卷)
成果类型 著作类
出版时间 2007年5月
出版单位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一、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财经文选》(1~4卷)选入作者公开发表的400多篇论文中的206篇,它们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涉外税务》、《中国财政》、《中国财经报》、《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国经济问题》、《当代财经》、《东南学术》、《福建论坛》等报刊杂志。前有“个人简介”、“编者的话”、“序”与“自序”;由五个部分组成,并反映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如,(1)倡导、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 研究财政基础理论;(2)运用财政政策 完善市场经济 加强宏观调控;(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理顺分配关系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4)坚持“一体两翼”深化国企改革 发展国有经济;(5)借鉴西方经验 丰富国际税收理论 促进国际交流。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作者在《财经文选》(1~4卷)中,提出并论证了20多条创新理论,其中主要有如下10条:
1.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与监督管理四大职能。
3.国家财政包括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两种模式。
4.界定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财政本质与财政模式、财政一般与财政特殊和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的概念与内涵。
5.财政本质论与财政运行论两优结合,提出“坚持+借鉴=整合+发展”的新的正确财政观。
6.“公平效率统一观”,先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
7.“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形象比喻,提出财政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和财政体制改革理论。
8.“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规律”和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套理论与积极能动的新财政平衡观。
9.“一体两翼”论,为建立以国家财政部门为主体,国家税务部门与国家资产管理部门为“两翼”机构的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10.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含产权改革、界定国企进退标准、国有股资本经营等)理论。
三、研究方法
作者一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这个根本方法来从事科学研究。它包含:
1.方法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从现象到本质,从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
2.方法内容
(1)中为体,洋为用,立足国情。即对马克思主义,要先坚持,后发展,重在“发展论”,既反对“教条论”又反对“过时论”;对西方理论、方法,要学习、分析、批判、吸收,重在“消化论”,既反对“排斥论”又反对“照搬论”。
(2)运用抽象与具体、定性与定量、归纳与演绎、分类与综合、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规范分析与实践分析以及分析对比(历史、国际)等具体方法。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1.我国财政学界
公认作者的“国家分配论”及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与实用性,被誉为“财政学泰斗”和“一代大师”(我自称“老师”、“老兵”)。中央电视台“科教(10)频道”《大家》栏目,于2007年7月22日、29日,以《邓子基:财政学界“老兵”》为题,作了45分钟的专题报道,第1、4、7频道多次重播;《光明日报》2007年8月8日用整版篇幅在《走进大家》栏目中,以《邓子基:自称“老师”和“老兵”》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2.《新华文摘》全文转摘。
3.有关观点反映在中央文件中。
4.国家财政部以“内参”(动态、简报)形式上报中央。2、3、4三项请见“成果社会反映”和“成果引用或被采纳”中,不赘述。
5.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采纳。
前述作者的许多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均为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采纳,并付诸实行,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了国家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6.获奖:许多文章、观点先后获国家教育部、中国财政学会、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与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的一、二、三等奖、特别荣誉奖等。(见《文选》T4,P612—614)。
成果社会反映
作者是中国财政学会和中国资产管理学会顾问。《财经文选》(1~4卷),计有206篇系列论文。主题是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提出相应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诸如,财政本质论、财政职能论、“坚持、借鉴、整合、发展”的财政观、“公平效率统一观”、新财政平衡观、税利分流论、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双主体)税制论、国有资产管理与国企改革论等20多条创新理论与主张,大多数获学术界赞同,为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资委等部门所采纳,作为制定政策、制度的理论依据。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财经文选》(1~4卷)中,《税利分流的经济学思考》、《坚持、借鉴、整合、发展,树立正确财政观》等文章、观点,由国家财政部以“内参”(动态、简报)形式上报中共中央、国家税务总局、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单列市参考;《抑制通货膨胀与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国家分配论”与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摘。(见该刊1996,11;1999,9;2002,3)。此外,还有许多文章被人大《财政与税务》全文转摘。另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原则与“一体两翼”的精神反映在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的工作报告和《宪法》中。
成果获奖情况
《财经文选》(1~4卷)中,如《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国家分配论”与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对国家财政“一体两翼”的再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转向》等文章,获中国财政学会、国家税务总局、第四届全国高校与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的一、二、三等奖、特别荣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