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金融学文献通论》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金融学文献通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承担的金融学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著作按宏观和微观两大领域系统介绍和评述了自20世纪上半期以来西方金融学、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方面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原创论文。全书分三卷。第一卷介绍和评述现代金融和货币经济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原创论文,其中含宏观金融部分论文22篇,微观金融部分21篇。第二卷按领域或专题纵向综述现代中外金融学研究文献。全书收录文献综述论文37篇,其中资产定价方面的文献综述文章14篇, 公司财务方面的文献综述文章12篇,金融衍生工具与固定收益证券领域文献综述论文8篇,以及行为金融学领域论文3篇。第三卷纵向综述中外货币银行及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研究领域中各核心理论研究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现今所处阶段、并把脉未来研究发展动向,共包含22个分领域。本书收录的文献综述论文涵盖现代金融学各主要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各综述论文力求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梳理和评述各研究专题或分领域的主要学术文献,其目的是为志向开展现代金融创新性研究的同行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
一项规范的金融学研究一般呈现以下特征:第一,承续性。一项研究必须建立在前人相关研究上的基础上。西方金融或经济学的研究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当今的水平,承续性是其中的关键。第二,创新性。任何一项研究必须在相关领域有某种程度的创新。创新与承续是相互关联的。承续性是创新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的研究是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成果的通用性和可比性。金融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成果应该广泛的使用于所有金融市场。当然,不同的经济体由于其自身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环境有异,金融市场有其特殊性。但这也不能成为抹杀金融研究成果通用性和可比性的理由。以上就是作者进行金融学文献系统研究过程中所秉承的主要观点和研究动机。
现代金融学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准确把握金融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脉搏、研究的现状、及其前沿问题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工作。尽管国内外金融学者们在分析和研究前人文献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这些都是局部性的。《金融学文献通论》的创新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创新之一,《金融学文献通论》首次系统性地对中外金融学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使得每一篇文献都置于金融学发展历程的一面镜子之中,其在金融学理论中的重要性创新性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来。
创新之二,《金融学文献通论》根据中国金融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将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领域的文献研究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下。西方金融学研究一般涵盖三大主要领域: 资产定价,公司财务,以及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和金融监管。资产定价重点研究金融市场中资产包括金融衍生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它是投资、风险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公司财务研究资金筹集、资本预算、资本结构、税收、红利政策、公司并购和公司治理等问题。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和金融监管的研究包括市场利率及利率机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中介问题,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宏观金融研究现代货币理论和政策、商业银行理论、宏观调控、金融发展、汇率理论和政策等与宏观经济理论相关的问题。目前国内的金融研究尚集中在宏观金融问题。这主要与我国的传统经济体制和脆弱的金融市场体系有关。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纳入同一框架下分析一方面反应了我国金融学理论发展现状,同时也是因为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相互联系、互相促进,推动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创新之三,《金融学文献通论》首次系统评述了上个世纪以来在宏观金融、微观金融领域理论上具划时代意义重要原创论文文献。这主要体现在《金融学文献通论》第一卷中。本部分介绍和评述的原创论文共42篇,其中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部分22篇,现代微观金融学部分21篇。其中的很多文献都因理论上的突出创新性和重要实践意义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在各部分中的原创论文按研究领域分组然后按发表的时间先后排序,这样有利于读者阅读并把握西方金融、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理论的逻辑发展顺序。其中的重要创新在于,不仅介绍了这些论文的研究背景、动机和理论上的创新,还跟踪了这些理论在发表以来对相关理论发展的贡献及其对金融实践的最大影响。
创新之四,《金融学文献通论》对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的文献进行纵向的系统归纳和评述,这主要体现在《金融学文献通论》第二和第三卷。每一篇综述文章都是按照问题提出的理论背景,发展的时间顺序,该领域在各阶段研究的理论突破,对金融实践的主要影响,相关领域在中国研究的现状等展开。其特点是尽可能涵盖所有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学领域的所有热点问题,联系到中国金融领域研究的现状,分析这些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并展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些都对金融学者在各领域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并且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金融学文献通论》的创新性也决定了它的实践意义。这些实践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第一,《金融学文献通论》为所有有志于中国金融学研究的同行奠定了一个综合性的文献基础,大大节省了学者们在文献搜索、文献归纳、文献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量,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第二,为我国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为提升金融学科的建设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金融学文献通论》分析了中国金融学研究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差距,对推动我国金融学研究的国际化引导了明确的方向。
成果社会反映
1、本著作是北京市社科联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2、《管理世界》杂志刊登多篇本著作中的金融理论综述论文。
3、本著作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阅读的主文献之一。
成果获奖情况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