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自然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创新模式吗
2010-03-22 作者:宋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然知识经济可以变废为宝,可以降低因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似乎正朝着可持续和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前进,但真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状况真的会如人所愿么?目前看来还很难下定论。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知识经济只是换了一种掠夺和控制资源的方式而已,而且这种掠夺和控制更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表面看起来它确实比较“洁净”,但从长远来看亦非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2005年,巴西商用飞机制造商Embraer公司发明的Ipanema飞机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只使用生物燃料的商业飞机,被《科学美国人》杂志称为2005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巴西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和创新模式,即所谓的“生物创新体系”(bio-innovation systems)或“生物环境模式”(bioenvironmental model)引起世人关注。2007年,英国政策研究组织(DEMOS)将其定义为“自然知识经济”模式,目前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也属于这种发展模式。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知识经济呢?它与知识经济有什么不同?
  巴西式创新替代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但这里所指的知识不是普通意义和所有意义上的知识,而是能产生价值的知识,是法国著名学者利奥塔所界定的可编码化、可数字化、可计量的知识。“由于编码化,知识获得了更多的商品属性,这方便了市场交易,加速了知识的扩散。”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的,“正是由于知识的一些可编码化成分的不断增加,使得现在的时代具有‘信息社会’的特征。”从这一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信息技术产业,它是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获得高速发展的支柱,如美国的硅谷模式。
  自然知识经济描述的则是知识经济的替代性发展模式,是从建立在纯粹科学和技术基础上的创新转为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创新,即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也称巴西式创新。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式转变。不断增长的科学技术能力与自然资源之间开始产生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知识经济与以自然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合而为一。
  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是以“非物质化”为特征的,即在越来越少和越来越小的物质载体上体现越来越多的知识,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微型化发展;而自然经济则是建立在自然和物质资源基础之上。这两种经济形态长期以来被学术界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是相对立的经济形态,而且知识经济似乎就是对自然资源经济的超越和否定。但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即使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粗放而无控制地发展资源经济,现代生物技术又为自然经济和知识经济提供了一个得以紧密结合的纽带。和信息技术一样,生物技术也几乎渗透到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石油、水利、生物燃料、生物医学、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多样性等不一而足。实际上,发展生物技术的热情弥漫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近几年,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出版物数量在全世界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早在20世纪90年代做出的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世纪”的预言似乎已经成为现实。他说,计算机和信息革命仅仅是全球经济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序幕,而不是终点,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平行发展之后,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正在融合为一股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力量,并由此奠定了生物技术世纪的基础。甚至说,“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计算机和基因——联手形成技术和商业方面的革命,这预示着世界历史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自然知识经济模式下,一些石油公司、农业公司和医药公司等都可能像当时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公司那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如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和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
  “洁净”的掠夺
  自然知识经济可以变废为宝,可以降低因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似乎正朝着可持续和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前进,但真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状况真的会如人所愿么?目前看来还很难下定论。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知识经济只是换了一种掠夺和控制资源的方式而已,而且这种掠夺和控制更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表面看起来它确实比较“洁净”,但从长远来看亦非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因为自然知识经济本身是矛盾的:一方面要保护环境,一方面又要从环境中发展生物技术、生物能源、生物燃料和生物农业。在促进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在发展卓越和保持平等之间,这些紧张关系是无法消除的,只能缓解和转移。如乙醇燃料虽然被称为 “绿色燃料”,但大规模使用和开发这种乙醇燃料必将占用和损害大量人们赖以为生的土地,造成森林毁灭、粮食涨价,危害百姓生存权。利润和过度消费会驱使生产商合法或非法地征用越来越多的土地,侵占原始雨林,破坏珍贵草原和林地,最终必然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绿色生物燃料带来的巨大利润。
  无论是何种创新模式,只要科学技术与资本相结合,只要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只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那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还是生物技术为主导,无论是知识经济,还是所谓的自然知识经济都是不可持续的,都会给自然和人类带来极大伤害。其实,应用于现实生产的各种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一些人带来利益和便利的同时,也给更多人带来更加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给整个人类和自然带来越来越无法忍受的环境问题,加速了发展的不平等和不平衡。以前,作为宏大知识体系的科学以人文关怀为己任,但资本出现以后,“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马克思语),同时资本的本质又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如此,科学与资本的结合使科学最终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附属品,知识领域也从此分裂为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科学很难起到人文关怀的功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