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成果奖励 > 评奖成果 > 文章详情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2010-03-16 作者:黄旦 来源:sinoss

  成果名称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出版单位  复旦大学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本著作的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10章:1、职业或专业新闻传播者理念之形成;2、新闻自由:传播者独立社会地位的确定;3、新闻客观性:专业职业组织的标志;4、负责任的公关传播者:事业和商业冲突中的大众媒介;5、编辑部与媒介组织的冲突:内部新闻自由;6、“把关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公开挑战;7、关隘重重: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多种控制;8、为社会定调:议程设置与现实建构;9、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视野;10、权力的工具: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取向。就其总体结构看,大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证西方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及其实践范式的确立;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主要是与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第三部分则是不同理论视角对于新闻专业主义背后大众媒介的生产及其权力的揭示。
  通过研究本著作认为,第一,以“把关人”研究为标志,西方传播者研究及理论从在视角上,经过从个体到组织到社会制度的过程;第二,其研究重点,由个体新闻选择,到组织、社会对新闻选择的影响,再到媒介组织对社会意识的复制和生产;第三,其基本思想,从专业主义开始而转变为对专业主义的批判。第四,“公共新闻业”的出现,表明西方仍然试图在原有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拓展;第五,由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与之政治制度密切关联,因此,在现有的政治制度框架下,新闻专业主义不会绝迹,相反,对之的批判也激起对于专业主义的固守。因此,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将不断持续下去并成为西方传播者研究既定的轨迹。
  就其学术价值,第一,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视角,来透视西方有关传播者研究及其理论,从而提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确立、怀疑、批判乃至修补,是传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和内在逻辑,这对于西方传播者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独特解读,从而对于我们理解西方传播者研究及其理论,具有新的启示;第二,通过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贯串历史与现实的线索,在纵向上打通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在横向上则展示了传播者研究的多样化维度和广度,使原本散落在不同层面的传播者研究,显示出其内在的逻辑,这是一个极大的创新;第三,著作中对于一些具体的理论和观点,比如客观性、社会责任论、内部新闻自由、文化工业等等,多有自己的辨析、澄清,并提出新的见解,对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及其理论建设,乃至于指导新闻传播实践,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为国内第一本对西方传播者研究及其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专著,出版后得到学界广泛好评,《新闻大学》编辑部专门组织了对该书的座谈讨论,《新闻记者》(2007年第 5期)发表了题为《历史中的理论: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关于〈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的对话》的座谈纪要。   

  成果社会反映 
  《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历史中的理论: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关于〈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的对话》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2006年被引7次;
  2007年被引4次;
  2008年被引1次

  成果获奖情况 
  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