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成果奖励 > 评奖成果 > 文章详情
肖霞:《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
2010-03-16 作者:肖霞 来源:sinoss

  成果名称  《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7年6月     
  出版单位  山东大学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本书以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为中心,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叙述了明治初期、中期,基督教被当作开化期启蒙思想代表而被接受的过程,并选取各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通过分析他们与基督教的关系,探明基督教对作家、作品的影响。同时,从另一角度分析、归纳日本近代浪漫主义从产生、发展、繁荣以至衰退的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因素,即,基督教思想不仅成为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启蒙思想,而且还成为“改造国民性”的有利工具,以期寻找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宗教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规律。为全面、深刻地认识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本书按日本近代浪漫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分“绪论”、“日本近代文学与基督教”、“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诞生期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文学界》时期的浪漫主义与基督教”、“《明星》时期的浪漫主义与基督教”、“新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和“结语”八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指出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第二部分,论述了基督教对日本社会、文化以及知识分子精神层面的影响。基督教的传入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第三部分,论述了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其与基督教的关系,分析了日本浪漫主义的总体特征以及基督教的催生作用。第四部分,以德富苏峰、幸田露伴等为代表,分析了处于启蒙状态中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第五部分,以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等为代表,分析了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特色在于浓厚的宗教性,即灵与肉的二元冲突和对 “内部生命”的探索。第六部分,以与谢野晶子、石川啄木等为中心,分析了处于日本“文艺复兴期”的诗人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第七部分,在分析日本新浪漫主义文学特色的基础上,以?原朔太郎、三木露风为代表,分析了处于“精神荒漠”中的“现代人”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第八部分,总结宗教对作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指出基督教影响日本浪漫作家的形态,进一步阐明由于作家各人经历不同、所受基督教影响的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浪漫风格。
  基督教对日本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思想文化上还是在文学艺术上,都产生了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基督教虽在战国时期就已传入日本,但在日本的传播可谓命运多舛,是在屡遭禁止的环境中求生存,因此,还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明治时期,基督教解禁,新教传入,虽说基督教新教的传播也非一帆风顺,但在文明开化的大环境下,最终还是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条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可以说基督教的传播是精神的“第二维新”。在这种西化、文明化的过程中,基督教开始对文学作品产生了影响,并逐渐形成近代文学的另一个体系。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作为西方基督教文化催生的产物,与西方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与成长过程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从日本近代文学到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基督教对作家、作品的影响日益显著。那是因为随着基督教的广泛普及,基督教作家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基督教小说。“自我”、“苦恼”与“罪”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摆脱现实痛苦的精神“避难所”。日本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富苏峰、幸田露伴、矢崎嵯峨屋、森鸥外、宫崎湖处子等作为文学家、思想家,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接触或接受过基督教,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启蒙和影响下,从对外面世界的探求转向人的精神世界的思索,并首先在日本播下了浪漫主义的种子。《文学界》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北村透谷深为灵肉的二元对立而苦恼,在《内部生命论》中探求人的内面世界的精神价值;岛崎藤村、国木田独步等人也接受过基督教的洗礼,岛崎藤村在基督教的感化下,他有感于人内部的自然、自我,从而在自然中发现人性;国木田独步以基督教为媒介自觉到人性的矛盾,为人性的分裂而苦恼。所以,佐藤春夫将整个明治文学看作是浪漫主义的成长期,基督教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一直是与之相随相伴。对此,龟井胜一郎认为,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从内部形成明治文学的因素有五种:圣经的翻译、二叶亭四迷的《幽会》及对俄国文学的翻译、森鸥外等人的译诗集《于母影》、植村正久翻译的《新选赞美歌》以及北村透谷的评论。这五种因素给日本文学带来精神革命,其中,赞美歌的作用最大,它催发了日本文学世界的感情革命。在具有基督教文化色彩的西方文学的刺激下,一时间,基督教成为日本知识分子的常用话语,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督教文化不仅丰富了日本文学的意义内涵,而且激活了日本文学发现个我、反抗封建传统、争取民权自由、参与现实、感化人生、创造自我的多种可能性,显示了日本近代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基督教文化成为我们研究和考察日本近代文学中浪漫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背景。因此,基督教文化也成为我们打开日本近代文学之门,深入解读日本近代文学中浪漫主义发展脉络的一把钥匙。
  本书研究的理论创新程度和实际应用价值,在于运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日本近代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探讨其时代特点及理论依据,并在对具体作品作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日译圣书与赞美歌对日本浪漫主义诗作的影响。因为,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不同作家不仅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体表现形式,而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和文体表现形式,即在选择价值,选择自己的精神情感。
本书的研究,将近代日本浪漫主义的研究置于当时大的东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背景中,不仅可以开拓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的视野,而且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对日本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对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的研究和认识。这种基于社会转型背景、宗教文化背景、文学革命背景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上的应用价值。
  本书可以作为日本语言文学专业和比较文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参考书。

  成果社会反映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的牛建科教授在《山东外语教学》上发表了《基督教何以影响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一文,对本书给予了肯定。认为“这种基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背景、社会转型背景、宗教文化背景的文学的文化研究方法,对于现当代我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来说,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论的启示”。

  成果获奖情况 
  《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一书,2008年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