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
成果类型 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07年1月
出版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公室 国务院三峡办
成果内容简介
篇章结构
《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是2005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地区项目。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
成果内容包含三部分:(一)三峡外迁移民生活、生产现状分析。下分“移民基本情况”、“总体安置情况”、“移民政策以及落实情况”、“移民干部以及帮扶工作”、“移民生产状况”、“移民经济状况”、“移民生活状况”、“移民社会融合状况”等节。(二)影响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的原因分析。下分“经济融入缓慢”、“ 社会心理差异”、“文化适应漫长”等节。(三)促进三峡外迁移民经济发展、社会融合与稳定的对策与建议。下分十条对策建议。
研究意义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动迁人口120万,其移民规模和距离都是世界首例,这不仅是我国移民史上亘古未有的新课题,也是世界工程移民史上无先例可鉴的“世界级难题”。党和国家对三峡移民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把它视为三峡电站工程进展和成败的关键。时至今日,三峡外迁移民和全国2300万水库移民作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百分之七十的移民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其中很大一部分移民家庭仍处于贫困状态。他们的生产、生活现状以及社会融入状况,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外反华势力、藏独势力伺机攻击我国人权政策的敏感问题。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水库移民和农村失地农民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是国策关注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成果的研究,对于我国今后水库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化解移民潜在的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本观点
本成果的基本观点是:在对待三峡移民问题上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达到共建和谐社会的目的。1、以人为本,这在三峡移民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和重要。党中央、国务院把移民问题提高到工程成败的关键地位来加以对待,国家除了支付数百亿元的补偿投资而外,各级政府还为此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并坚持“以移民为先,以移民为重”的原则,对移民千方百计加以照顾和扶持。调查中发现移民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补偿问题,更重要的是移民心理、文化在安置地的适应与融合问题。2、报告认为,正面的报道是必要的,但实事求是的反映矛盾和问题,反映移民群体中不和谐现象的真实原因,只会有利于化解不和谐因素,促进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的尽快融合与稳定。如调查报告认为,三峡移民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隐患。主要是大部分移民收入比搬迁前减少,生活水平有所降低。这本来是移民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有些问题连真相都无法得到反映,将会滋长隐患和矛盾。3、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移民在安置地的社会融合与稳定,需要移民在妥善安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移民自身及社会的力量。消除外迁移民与迁入地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生活诸多方面的差距,需要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因为融合问题远远不止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情感文化适应问题。
本成果提出了十条促进三峡外迁移民经济发展、社会融合与稳定的对策建议:
1、搞好宣传动员,让移民由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
2、外迁前对移民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增强过度期的适应力。
3、完善移民安置补偿、补助政策。
4、移民参与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分配。
5、建立完善的三峡移民后期扶持机制。
6、建立和完善对移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7、适时推进外迁移民模式的战略性转变。
8、创造条件让移民与当地居民平等参与当地政治生活。
9、提高移民参与社会心理融合的主观能动性。
10、及时有效地帮助和支持移民重建社会网络。
以上创新性建议,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三峡办采纳,在其后的移民政策与移民工作中得到了体现。
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会同国务院三峡建委、12个省市移民局(办)和基层移民干部的力量,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及调查研究人员,并通过学校“百名大学生采访千户三峡移民”的社会活动,在2005年7月和2006年2月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查采访,完成了全国12个省市1000户三峡移民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获取了三峡移民在安置地生产、生活的真实数据和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出三峡移民在安置地的基本情况、移民政策及其落实情况、移民干部以及帮扶工作情况、移民生产生活现状、经济收入情况和社会融合情况。然后分工撰写研究报告。
本成果调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
1、 调研成员中有政府官员和基层移民干部参与,这样可以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调查工作先试点,再铺开。先由专家带队,分若干小组选点调查(2005年7月),然后在12个省市全面展开(2006年2月)。
3、 组织了“百名大学生采访三峡移民”的活动,由“家乡学子”的身份直接深入移民家庭,亲切谈心,填写问卷。受访者乐于配合,倾吐实情。避免了以往由移民管理部门逐级向下发收调查问卷的形式,增加了调查资料的可信度。
4、 调查时间选在春节,一是利用学生返乡,二是移民青壮年平时都在外省城市打工,只有春节回家。平常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春节采访,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5、 采访学生胸无成见,能客观公正。除收回问卷而外,还录回移民口述意见200余条,每人撰写采访纪实文章一篇。丰富了调查旁证材料。
社会影响
本成果经中宣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2008年第5期摘登。《成果要报》是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内部参阅件,着重摘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研究、对策研究成果,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以更好的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为国家决策服务的功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副总理曾培炎在该期《成果要报》上均有重要批示。该期《成果要报》经中央政治局转发给国务院三峡办后,三峡办主任汪啸风作了较大篇幅的批示
应用价值
本项研究成果就移民的宣传动员问题,教育培训问题、移民如何参与工程效益的分配问题、后期扶持的机制问题、移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移民模式的战略性转变问题、移民参与当地政治生活问题,促进移民社会心理融合问题、帮助移民重建社会支撑网络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已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制订和具体工作中得到应用。
采纳情况
本成果所提出的促进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的十条对策建议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研究采纳(有证明附件);本成果于2007年12月10日由国务院三峡办组成的专家鉴定组来我校主持鉴定会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后附专家组组长、国务院三峡办外迁司司长张大志签署的专家鉴定意见)。
成果社会反映
本成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5)的最终成果。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年3月22日函告:由于本成果内容涉及敏感问题,该成果不得公开出版(有附件)。
本成果经中宣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2008年第5期摘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副总理曾培炎在本期《成果要报》上均有重要批示。该期《成果要报》经中央政治局转发给国务院三峡办后,三峡办主任汪啸风作了较大篇幅的批示。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本成果所提出的促进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的十条对策建议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研究采纳(有证明附件);本成果于2007年12月10日由国务院三峡办组成的专家鉴定组来我校主持鉴定会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后附专家组组长、国务院三峡办外迁司司长张大志签署的专家鉴定意见)。
成果获奖情况
四川省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