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成果类型 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06年8月
出版单位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成果内容简介
1、 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
时隔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十九年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在2006-2007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新时期、新世纪我国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及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对于掌握残疾人口的最新情况,制定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法规、政策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本研究报告多方面和多角度地分析了残疾人现状,共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概况
第二部分:2006年我国残疾人的主要特征
第三部分:对比1987年,我国残疾人主要变动特征
第四部分:残疾人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五部分:残疾人的发展变动趋势
第六部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报告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强残疾人社会参与的能力等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加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持。主要观点包括:
(1)残疾人自身和残疾事业发展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提高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水平;
(2)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
(3)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4)为残疾人群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残疾人自食其力;
(5)推进社区残疾人服务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6)构筑残疾预防体系,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7)构建残疾人和谐婚姻家庭;
(8)保障特殊残疾人群的基本权利;
(9)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服务能力;
(10)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我国无障碍设施,建立相应法律法规政策保护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受国家相关部门委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撰写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报告的创新与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拓展了人口学研究与残疾研究交叉学科的发展,为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观点,其中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残疾预防等内容都有新的理念和提法,“研究制定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等观点在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被采用。本报告的成果利用了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残疾人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展开分析,将残疾人口研究纳入人口研究的视野,促进了新的交叉学科的发展。
第二,数据报告提供了最新的翔实的数据参考。报告对调查收集上来的丰富资料进行了分析,可以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法规提供可靠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参考。第15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时,温家宝总理要求针对本次抽样调查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措施。回良玉副总理也多次指示要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第三,数据分析结果与国际相接轨,有利于国际间的对比。报告在充分认同国际上将残疾定义为一个演变中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残疾人的致残并不全是疾病的结果,更是受损伤者与社会的态度和环境障碍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结果这一新残疾观。报告中对于ICF理念和模式的应用,使分析结果得以与国际社会有关残疾的标准和统计情况相接轨,并与国内其他行业标准衔接,有利于纵向、横向和国际间的数据对比。
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在本报告中主要收集、参考以下几类文献:(1)各类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如中国统计年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2)有关残疾人的国家(政府)文件、研究成果、统计报告。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数据分析:
(1)报告就住户调查、残疾人调查和社区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方面、多角度、深入的描述分析。
(2)报告既着眼于1987-2006十九年间中国残疾人口变动的纵向对比,同时在应用ICF的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国际间的横向对比,使中国的残疾人口状况具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
(3)报告应用PDE模型,首次将人口健康状态纳入人口预测的主要参数当中,对残疾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4.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第一,本报告是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基础数据信息来源和重要的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的起草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作为起草组的重要参考文献,陈功博士作为文件起草小组成员自始自终参与了中央文件的起草和修改的过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等共同出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为重要的参考资料进行引用和收录。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成为中国第一套《残疾人口与发展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专著,已出版和筹划出版的各部丛书均以本报告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和参考。
北京大学校报以专刊的形式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进行了全文转载。
联合国统计署的官员和专家对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郑重提供书面评价道,“中国残疾统计的报告令人惊讶,调查严格的遵循了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标准和建议,联合国统计署的工作也可以从中受益,即推广中国好的经验、总结出现的问题,从而服务于整个统计领域。”
第二,本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依据,使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对当前残疾人状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引起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报告概要地提供了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政策完善与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报告递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理事会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致感谢信给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在郑晓瑛所长和陈功博士的带领下,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承担了数据的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等重要工作,先后向回良玉总理、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等领导作专题汇报,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分析结果引起了中央政府和全社会对于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氛围逐步形成。
国务院第158次常务会议引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研究结果提到,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08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名誉主席邓朴方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序言中说:“建立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翔实数据基础上多学科、多领域、多维度的研究课题,使专家学者心血和残疾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丰厚成果贡献于社会,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同志出席了发布《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的“残疾与发展”国际论坛,并欣然题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
成果社会反映
1.第15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时,温家宝总理要求针对本次抽样调查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措施,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陈功博士参加会议。回良玉副总理也多次指示要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基于这一背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关于拟请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决定’的请示”文件中,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的初步分析结果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情况”为题作为附件之一提交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见附件3《请示报告》。
2.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理事会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致感谢信给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在郑晓瑛教授、陈功副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及全所师生全程参与了调查方案的论证、调查的组织和实施、承担了数据质量评估和推算、调查数据的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等重要工作”,“先后向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和国家统计局领导同志做了专题汇报,并直接参与有关加强残疾人事业重要文件的起草,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见附件4《感谢信》。
3.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受中央办公厅委托,向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致专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中央文件,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以数据分析报告作为依据,郑晓瑛教授等提出的建立残疾预防体系,制定和实施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制定国家残疾标准,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等观点在中央文件起草过程中被采用。见附件5《应用证明》。
4.十一届全国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名誉主席邓朴方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序言中提到:“建立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翔实数据基础上多学科、多领域、多维度的研究课题,不仅清晰描述了我国残疾人生存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历史变化,还探究了其中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同时给出了研究者认识和解决相关问题现实的政策建议。将这样一份凝聚…专家学者心血和残疾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丰厚成果贡献于社会,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见附件6。
5.受中国残联邀请,陈功博士代表北京大学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领导共同参加新华网专访,向全国群众解读数据报告中残疾人所面临的风险,需求及其满足程度,残疾人工作的方式、投入、系统事业的发展,多部门合作机制的形成等内容。郑晓瑛教授应邀出席联合国华盛顿小组会议,并介绍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情况。资料作为附件7。
6.在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承办,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协办的“残疾人口与发展国际论坛”上,郑晓瑛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报告了主要数据分析结果,以此为基础,联合国人口基金日内瓦总部办公室主任Siri.Tellier,WHO中国代表处高级项目官Cris.Tunon等专家共同起草并发布了《未名湖倡议》,倡导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研究。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同志出席了发布《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的“残疾与发展”国际论坛,欣然题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见附件8。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1. 2007年12月,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指示下,由中央办公厅令计划主任负责,成立了由中央办公厅、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民政部、中国残联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起草小组,中国残联负责协调、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郑晓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递交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是起草组的重要参考文献,陈功博士作为文件起草小组成员自始自终参与了中央文件的起草和修改的过程。见附件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是指导新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和中残联等组织编写的学习辅导读本对《意见》中的基本思路、重大举措和重大部署进行了逐项阐释,学习辅导读本中全文收录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作为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22个部委机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各省相关单位组织深入学习、全面把握《意见》精神的主要辅导资料。见附件10。
3. 报告得到了联合国官员高度评价,联合国统计署的官员和专家对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郑重提供书面评价道,“中国残疾统计的报告令人惊讶,调查严格的遵循了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标准和建议,联合国统计署的工作也可以从中受益,即推广中国好的经验、总结出现的问题,从而服务于整个统计领域。”见附件11。
4.《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在北京大学校报以专刊的形式进行了全文转载。见附件12。
5.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的主要数据内容收录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汇总表”中,该书已于2007年7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见附件13。
成果获奖情况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经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批准,被评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国家课题特等奖。见附件1。
陈功博士作为主要报告撰写人之一,被评为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国先进个人。见附件2,名单见2007年4月2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