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成果奖励 > 评奖成果 > 文章详情
程焕文:《图书馆精神》
2010-03-15 作者:程焕文 来源:sinoss

  成果名称  《图书馆精神》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7年7月     
  出版单位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1. 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本书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之一,2007年7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270千字,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以来所发表的22篇有关“图书馆精神”的系列论文,共分为“实在的精神”、“宗师之精神”、“大师之精神”、“事业之精神”、“精神的实在”等五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图书馆精神的发展演变、基本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理论,重点总结了一批成就卓著的图书馆学大师和图书馆专家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和智慧与服务的图书馆精神,并通过了作者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实践,证明了图书馆精神在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研究和弘扬“图书馆精神”,创立和完善、“图书馆精神”理论的基本过程,旨在推动图书馆精神的实践发展。
  1.1 实在的精神 
  实在的精神即客观存在的精神,作者认为图书馆精神的研究首先是对客观存在的图书馆精神的阐释。1988年发表了题为《论图书馆精神》一文,首倡图书馆精神,通过对近现代许多历史人物的总结与分析,提出图书馆精神的实质。同年,又发表《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首次提出“图书馆四代人”的观点。1992年《图书人与图书馆精神》一文将图书馆精神进一步提炼概括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之“四爱”学说,在其后的近二十年间被中国图书馆界公认确立为图书馆精神的理论基础。2004年,作者发表题为《百年沧桑 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对百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高瞻远瞩的总结和梳理,进而将百年事业的兴衰归结到对精神的再次弘扬和倡导之上——“经过一百年的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能够有今天的辉煌,是因为其中凝聚着一种图书馆精神”。2005年,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事业实践,作者在《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一文中对图书馆精神理论进行了系统地建构,深入分析图书馆精神的重要价值,提出图书馆精神应包含三个基本层次:图书馆的职业精神、事业精神和科学精神,并详细阐释职业精神与事业精神的内容。至此,实在的图书馆精神理论得以系统确立。
  1.2 宗师之精神、大师之精神
  图书馆事业的历史是图书馆人的历史,对图书馆历史人物的回顾,真正地目的在于继承其内在优秀的品格与精神,是一种对推动事业发展的精神之探索。作者准确把握“人——精神——事业”三位一体的思路对图书馆人的精神进行挖掘,对我国图书馆历史人物的成就、优良传统和精神进行客观地总结和评定,阐述了四代图书馆人的精神。通过这些文章,不仅揭示了尘封多年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文华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国图书馆精神的一种精炼概括而为人们广泛采用。
  1.3 事业之精神 
  广东图书馆界始终属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先行者,不论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先行一步之发展观念,还是把握事业有利发展的正确路线,发挥地域优势,促进粤港澳三地互动与交流,以及历代广东图书馆学人缔造和传承的“图书馆精神”之弘扬。自1963年广东图书馆学会成立以来,引领广东图书馆事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凝聚着广东图书馆学人的智慧和远见,体现了广东图书馆学人的事业精神和时代风貌,是“图书馆精神”的良好阐释者。本书所收录三篇论文有代表性地全面展示了广东图书馆事业的风貌及对图书馆精神的弘扬。
  1.4 精神的实在 
  作为“图书馆精神”的研究者,传授“图书馆精神”的教师,实践“图书馆精神”的馆长,作者集三重身份于一身,使得图书馆精神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实现了转换和提升。中山大学图书馆以“智慧与服务”为馆训,建立了完备的图书馆精神内核。作者集结该馆馆训释义、示词、馆徽设计创意,集中体现了图书馆精神的客观实现。

  2. 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2.1 主要创新 
  “作者是图书馆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其理论观点、学说已被中国图书馆界所公认。其创新之处在于:(1)首倡开展“图书馆精神”讨论,将图书馆精神提炼概括为“爱国、爱馆、爱书、爱人”之“四爱”学说,为学界所公认;(2)全面揭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之“文华精神”——智慧与服务之精神,重塑其为中国图书馆精神之发源与基点;(3)首次提出“图书馆四代人”的观点,将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人才发展界分为开创与奠基一代,承上启下一代,开创与中坚一代和探索与发展一代,分析各代人才特征,以及成长与发展的内在因素;(4)以人中心,客观评定图书馆历史人物的实践、成就,树立图书馆人的集体群像,注重研究图书馆人的精神内核;(5)首倡“图书馆权利”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权利研究”,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基本内容给予全面阐释。
  2.2 学术价值 
  本文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研究和弘扬“图书馆精神”,创立和完善 “图书馆精神”理论的基本过程,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图书馆精神的著述,对梳理图书馆精神研究的发展、体系和内容有极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图书馆的实践发展有着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3. 研究方法
  本成果综合采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图书馆精神”这一研究主题,广泛挖掘和搜集相关史料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对19世纪末以来的中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文献调研、信息检索、引文分析与内容分析,搜集和筛选代表“图书馆精神”的重要文献、人物和事件,对史料加以鉴定和考证,以重要文献、人物和事件为主要线索,研究图书馆学史上的“宗师之精神”和“大师之精神”,进而从理论上探究图书馆精神的实质。通过对广东图书馆学会、中山大学图书馆老馆员刘少雄先生、中山大学图书馆的馆训和馆徽的个案研究,探讨图书馆事业精神以及图书馆精神的具体体现。

  4. 学术影响
  本文集既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首批出版的10部学术著作之一,也是建国以来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国内的资深图书馆学专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当代杰出中青年图书馆学者,首次专门出版的中青年图书馆学者的个人论文集。这本身就具有十分深远的学术意义和学术影响。
  本文集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图书馆精神的著述,所收录论文是作者自1988年至今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本文集所收录的论文自刊出以来共被引241篇次,其中《实在的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实在[自序]》、《论图书馆精神》分别被引24次,《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被引35次,《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被引86次,《跨越时空的图书馆精神——“三位一体”与“三维一体”的韦棣华女士、沈祖荣》被引22次。(具体被引用情况参见表二的“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本文集出版后,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业界部分学者,如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教授、《大学图书馆学报》主编王波、湖南图书馆《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韩继章等人,都对其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王波主编认为:“程教授多年来在图书馆学方面有两大原创,一是提出了图书馆精神的概念和内涵,二是提出了中国图书馆学四代人的概念和内涵。”“这本书在全套丛书中也是比较高明的,分为实在的精神、事业之精神、大师之精神、事业之精神、精神的实在等五个部分,……这种排列法,虽不如笔者的三种专利的分解法更逼近实质,但毕竟做到了形式上有身段,内容上有主题,可以说是一本专著式论文集,值得一读。”范并思教授在其主编的《百年文萃:空谷足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2005)一书中,将本论文集所收录的《文华精神》一文推荐为“100年图书馆学最值得读的文献”之一,并评价道:“程焕文先生是著名的近代图书馆史专家,对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的图书馆精神尤其钟情。程焕文先生又是图书馆管理者,深切感受着当今图书馆实践中这种精神之匮乏。因此,十多年来,程焕文先生以极大的热情,不停地宣扬他所理解的图书馆精神。”(其他研究者的评价详见表二的“成果社会反映”)

  成果社会反映
  本书所收录的22篇系列学术论文被学界研究者广泛引用,总引用次数达241次;书中所定义和倡导的“图书馆精神”得到多方关注,并引发了学界关于“图书馆精神”的热烈讨论,成为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书中所收录的论文以及本书整体,亦有评论文章多篇。简要摘录如下:
  (1)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教授主编的《百年文萃:空谷足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2005)一书将本论文集所收录的《文华精神》一文推荐为“100年图书馆学最值得读的文献”之一,并评价道“程焕文先生是著名的近代图书馆史专家,对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的图书馆精神尤其钟情。程焕文先生又是图书馆管理者,深切感受着当今图书馆实践中这种精神之匮乏。因此,十多年来,程焕文先生以极大的热情,不停地宣扬他所理解的图书馆精神。”
  (2)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教授在其《图书馆精神学习札记》(《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6期第1-3,10页)一文中评价笔者所倡导的“图书馆精神”如下:“也就在许多图书馆学人迷失于市场经济的大潮, 找不到图书馆学的学术归宿之际, 一位钟情于早期图书馆人‘精神’的青年学者站了出来, 发出了研究“ 图书馆精神”的倡议。1988年《黑龙江图书馆》发表了程焕文教授《论图书馆精神》一文,……此后,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围绕图书馆精神的讨论持续了一段时间。代表性的文章及观点有: 程焕文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上发表的《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 将图书馆精神概括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2000年前后,程焕文还在续写图书馆精神的论文,主题仍定位于发掘新图书馆运动时期图书馆前辈们的‘精神’。这种图书馆精神, 被程焕文更加形象地定位于‘文华精神’。……2005 年, 在苏州举行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 程焕文先生的大会主旨报告, 对百年图书馆精神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此, 图书馆精神成为中国图书馆学的一个重要术语。”
  (3)《大学图书馆学报》主编王波《十剑下书山之舍神剑程焕文》一文指出:“程教授多年来在图书馆学方面有两大原创,一是提出了图书馆精神的概念和内涵,二是提出了中国图书馆学四代人的概念和内涵。”“无论宗师还是大师,程教授都积极地为他们著文立传,……此书首次集中收录。……的确清新实用,对图书馆实践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这本书在全套丛书中也是比较高明的,……这种排列法,做到了形式上有身段,内容上有主题,可以说是一本专著式论文集,值得一读。”(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9z37.html
  (4)湖南图书馆《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韩继章在《图书馆精神研究》(《深图通讯》2006年第1期)一文中评价道:“程焕文先生对图书馆精神的研究是20世纪此领域的代表。1988年程焕文发表《论“图书馆精神”》,1992年发表《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之后,在其大量的关于图书馆学人传记研究中涉及到图书馆精神的研究。……”(见http://www.szln.gov.cn/academy_detail.jsp?cid=116&dataId=402880d11b29ff03011b2a009b4a00ac
  (5)雍飞玲在发表于《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2期的《现代图书馆精神研究综述》一文中,对《图书馆精神》中多篇文章予以高度的评价,指出“在众多对于图书馆精神的解读中,较有代表行的观点有三种,分别以程焕文、范并思和肖希明为代表”,“由于程焕文的观点更加贴近图书馆的职业实际,因而比较容易为大多数图书馆管理者和实践者所接受”,“程焕文先生不仅是图书馆精神的研究者,更是图书馆精神的实践者。”
  (6)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王娟和西安航专图书馆的尹京撰专文解析笔者在《图书馆精神》一书中所论述的“爱国、爱馆、爱书、爱人”的图书馆精神,并认为“程焕文先生提出的“ 爱国、爱馆、爱书、爱人”是图书馆精神主题的开始显现, 虽朴素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受程焕文先生影响, 更多的人关注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研究渐成气候。程焕文先生对图书馆精神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见赖伯年、李耀萍主编《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 9月)
  (7)王启云先生在《一个人两本书,三维的图书馆精神》中指出:“《图书馆精神》是必读且须精读之书。”“读史明智,读《图书馆精神》之图书馆史,使人(更加)热爱图书馆学,使人(更加)热爱图书馆!”“图书馆精神主旋律是值得倡导与弘扬的,读了《图书馆精神》,认识会更深刻,信念会更坚定。”(见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26168766.html
  (8)“云影流光”在《论剑,又见论剑 》一文中评价道:“《图书馆精神》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第一辑)中精选的斋主(程焕文)力作,20年磨一剑,自是不同凡响。”(见http://yy.iyatou.com/?p=56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本成果类型为个人论文集,收录个人论文共22篇,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统计,被引次数共计241次,其中:
  (1)《实在的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实在[自序]》被引24篇次;
  (2)《论图书馆精神》被引24篇次;
  (3)《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被引4篇次;
  (4)《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被引35篇次;
  (5)《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被引86篇次;
  (6)《百年沧桑  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被引17篇次;
  (7)《文华精神:中国图书馆精神的家园——纪念文华图专80周年暨宗师韦棣华女士和沈祖荣先生》被引10篇次;
  (8)《跨越时空的图书馆精神——“三位一体”与“三维一体”的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和裘开明先生》被引22篇次;
  (9)《筚路蓝缕,鞠躬尽瘁—试论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杜定友先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卓越贡献》被引1篇次;
  (10)《北刘南杜世纪大师——论刘国钧先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被引4次;
  (11)《两代巨擘  世纪绝唱——我所敬慕的沈宝环先生》被引1篇次;
  (12)《心血的凝集  智慧的结晶——评<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被引5篇次;
  (13)《<外国图书馆学术研究——戴镏龄文集续编>序》被引1篇次;
  (14)《薪火相传 与时俱进——广东图书馆学会40年回顾》被引1篇次;
  (15)《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永葆辉煌——广东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开幕词》被引4篇次;
  (16)《向刘少雄先生学习  弘扬图书馆精神——在“刘少雄先生为中山大学图书馆服务60周年暨80华诞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被引1篇次;
  (17)《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训示词》被引1篇次。

  成果获奖情况 
  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公示中,公示网址:http://theory.southcn.com/lilundongtai/content/2009-03/20/content_5002005.ht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