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社会心理学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出版单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1. 篇章结构与基本观点
全书共73万字,分为社会心理学概论、社会心理发展、社会认知、社会互动与社会影响5个部分共18章,包括:第一部分3章:社会心理学概论,包括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部分2章:有社会心理发展,包括第四章 社会化;第五章 态度及其测量;第三部分4章:包括社会认知,包含第六章 社会知觉;第七章 刻板印象与归因;第八章 自我概念;第九章 价值取向;第四部分5章:社会互动,有第十章 沟通;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十二章 人际关系;第十三章 助人行为;第十四章 侵犯行为;最后为第五部分:社会影响,有4章构成,包括第十五章 从众、依从、服从;第十六章 劝导与态度改变;第十七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和第十八章 合作与竞争。
全书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本体知识框架的勾画与最新知识面貌的呈现。一个学科的高水平著作,应当着眼于勾画学科的完整轮廓和最新面貌,为此,本书一方面着眼于讨论社会心理学本体知识,并建构了国内外同领域最完整的学科本体知识体系,而没有包括有关著作通常讨论的延伸性的社会心理学应用知识部分;另一方面,本书又着眼于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知识进展,包括欧洲的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表征理论和国内外有关内隐认知研究乃至脑成像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又高度注重系统化的国内研究成果,从而力求使著作描述的面貌跟踪国内外最新知识进展;
(2)一般规则与文化特性的兼顾。社会心理学讨论的问题和有关知识和原理既可能有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则意义,又可能有高度的文化依赖性,为此,部分问题的讨论需要紧密结合中国人自身特点,本书中有关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就注重了系统吸取国内系统发表的研究成果,使相关的社会行为分析兼顾了一般行为规则和文化特性两个层面,从而使本书在分析中国社会背景中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3)自我价值定向视角的社会行为深层机制的系统揭示。一本优秀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需要更准确地阐述社会行为的真实机制。作者在本书中根据自己25年研究积累,系统提出了“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从自我价值的视角分析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个人自我价值体系对行为的定向作用,并证明了环境是通过影响个人自我价值定向而影响行行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行为机制,从而更好地解决了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社会行为发生和发展中辨证作用。书中系统演绎和证明了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可以广泛而合理地解释各种社会心态和行为。
2. 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1)完整本体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本书整合、重构了国内外社会心理学体系,并且以创新的结构安排,建构了社会心理学本体知识体系。传统的体系中劝导与态度改变一直位置不清晰,而本书则大胆按照本体知识的职能定位,将其安排到了“社会影响”的部分之中,突破了社会影响传统的狭隘概念,同时又在社会影响的部分中安排了中国社会变迁所迫切需要讨论的“竞争与合作”的专章。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近30年来,国内外还第一次出现18章之多的系统讨论社会心理学本体知识的著作;
(2)系统理论独创。一本优秀的著作,需要有一个深层的理论框架,贯穿全书各论的探讨。作者历经25年研究积累,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行为解释能力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虽然人类行为存在非理性侧面,但理性思维背景下的自我价值寻求和维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系统动因和基本轨迹,并且为这种基本观点提供了多视角的研究证明,使有关的理论命题成为可证明的科学特性的理论。书中有关部分的论述已经很好滴证明,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视角出发,大量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解释遭遇困难的社会心理行为,可以得到更为满意和合乎心理逻辑的解释,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机制、自我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人的内在价值体系的改变和行为走向的变换等,使得本书真正成为有中国心理学家自身独特贡献的社会心理学著作;
(3)知识前沿性与中国化相结合。一本优秀的著作应当反映该领域最新的知识全貌和发展走向。本书在设计之初,就从体系到各论的知识上,力求覆盖课程在设计和实际教学上,一方面力求反映国内外社会心理学最新成果, 另一方面又重视应对中国社会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开辟了诸如“价值取向”等基于中国研究资料的新领域。
3、研究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的总论性的系统著作,本书在方法学上采用了综合方法路径,不仅采纳了大量来自于实验研究的报告,也采纳了部分系统的基于问卷、量表获取数据的研究结果,同时还采纳了有说服力质性研究报告。在国内外材料取舍的方法学倾向上,本书资料筛选的原则是国内外有同等材料时,系统选择国内材料而简略提及国外相关材料,从而使本书在领域内成为选用国内研究材料最多的著作之一。这一方法学上的处理,增加了本书对分析国内有关社会心理问题的对应性和价值。
4、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正如前面提到的,本书出版后,体系和理论独创受到国内同行高度好评,并被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南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选作首选心理学本科与研究生社会心理学主要参考书。至2008年底,本书在3年的发行时间里已经重印6次,发行3.21万册。在可查的出版两年后论文的引证中已经开始在论文研究的印证中出现,至2007年,已经被引用5次。
本书在出版后,先后获得各种学术和出版途径的奖项。
在本书2005年10月出版之后,2006年即获得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组织评审的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2007年,本书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年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成果社会反映
“金盛华老师的高教版《社会心理学》是目前国内本体知识体系最完整和有自己独特理论和体系贯穿的社会心理学教材。”(山西大学:辛志勇教授)
“金盛华老师的高教版《社会心理学》最大特点是有自己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对全书体系的贯穿,并且讨论问题和资料与国内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紧密结合,并基于自己的系统研究专题讨论了“价值取向”等核心社会心理学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张景焕教授)
本书在各种学术和出版途径获得各种奖项,也是本书综合社会反映的侧面。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据不完全了解,本书已经被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南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采纳为首选心理学本科与研究生社会心理学主要参考书。
至2008年底,本书在3年的发行时间里已经重印6次,发行3.21万册。
至2007年,本书已经在新出现的研究论文中被引用5次。
成果获奖情况
本书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授奖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2007年3月。
获得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组织评审的2006年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第八届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中国大学出版协会,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