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低碳经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标杆
2010-03-15 作者:张忠雷 来源:海南日报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绿岛,这是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的核心。“低碳”应该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标杆。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2月31日发布了《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我们在欣喜的同时,需要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一下,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如何去建设?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海南最大的优势。失去了这一优势,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因此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核心,但是海南以自然风光和纯朴民风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海岛生态系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必然要给海南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既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依靠,也是海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国际旅游岛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败。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国际旅游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以“低碳”为标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绿岛,这是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的核心。“低碳”应该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标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其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此次国务院公布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使得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要使海南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海南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因此要实现这些目标,建设好国际旅游岛,就需要工业、农业、社会等不断的投入,这必然会给海南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海南的旅游资源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环岛沿海多样化的滨海风光,极具特色的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热带田园风光等自然景观。如何保护好这些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性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核心问题。这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为此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必须要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和游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强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各类减排工程设施建设,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环境污染防治。要打造以“低碳”为理念的精品旅游景区,科学规划和布局景区景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优化时间、空间配置,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山海互补的旅游格局,塑造“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整体旅游形象。进一步完善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万宁兴隆温泉度假区、琼海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等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功能。高水平开发建设海棠湾、清水湾、棋子湾、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等一批精品景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海洋、热带雨林等旅游主题公园。要进一步的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洁净能源,积极发展生物质能。

  (作者张忠雷 单位:海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