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中国女书合集》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5年
出版单位 中华书局
成果内容简介
女书是很久以来流传在湖南江永县东北部上江圩镇,以及毗邻的道县田广洞村等潇水流域村落的一种妇女专用文字。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套系统的女性专用文字。在当地一语二文,男人用男字(方块汉字),女人用女字。女书字符为斜体,是方块汉字在传播中的一种变异形态。女书是一种音符字音节表音文字,既区别于日本假名字母音节文字,也区别于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经过我们穷尽性统计比较,女书用不到四百个字符,就可以基本完整记录当地汉语湘南方言土话,是一套成熟的汉语方言文字。客观上是汉字系文字由表意向表音的演变历程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具有重要的文字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价值。目前女书进入后女书时代。
一【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中国女书合集》序言 周有光、李学勤、季羡林
一 女书人文历史背景简介、地图
1女书之乡――江永概况(地理、历史、民俗)
2与女书有关的史志资料(州县府志、宗族谱牒)
3女书的传说与女书老人(女书传说、女书老人传说、口述史)
二 女书作品(扫描影印原件附译文,共652篇)
女书作品编撰说明
1传本佚名女书作品 (68篇)
2高银仙女书作品写本 (177篇)
3义年华女书作品写本 (80篇)
4阳焕宜女书作品写本 (130篇)
5何艳新女书作品写本 (197篇)
三 女书字表:女书字表编撰说明、江永土话音系
1 女书字表 (一按笔划检索)、2 女书字表 (二按音序检索)
后记
二【主要创新和实践意义】
1、为多学科提供新材料、新课题、新角度,新的理论依据。
2、在灭绝之前及时抢救了一份人类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资料。
3、澄清造假等混乱状态,为现实如何传承开发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学术价值】
女书是流传在中国湖南省南部江永县东北部潇水流域,以及与道县、江华接壤地区的一种女性专用文字。是现在世界上所能见到的唯一一套成熟的女性文字。目前还是一种活文字。
从学术意义上来说,至本《中国女书合集》编撰前,其自然传承人只有一个半(1909年出生的阳焕宜,已于2004年9月20日去世;1940年出生的何艳新),已经濒临消亡。幸运的是,我们收集到历经浩劫、与人俱逝的燹毁余卷,寻访到陆续去世的最后一代自然传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数据。2004年女书作为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季羡林、周有光、李学勤等专家为之力荐。
至本书出版时,随着最后一位经历女书文化全过程的95岁的阳焕宜老人去世,原生态女书历史已经结束。由于本书的及时出版,为这份人类文化遗产留下原始资料。
正本清源,为语言学、文字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科学的原始资料;同时也帮助一般人了解这份人类文化遗产。
四【研究方法】
本书编著者是女书最早的挖掘者、研究者之一。从二十年收集到的近千篇女书作品数据中,精选可识读的650篇22万字的原件,扫描影印并逐字逐句译注。数据仅限于传世佚名经典本,以及截止到二十世纪末最后一代自然传人的作品,占目前所能见到的女书原始资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包括已故的高银仙(88岁)、义年华(82岁)、阳焕宜(96岁)、何艳新(62岁)以及传世本。还包括有关女书的背景材料,书后附有女书字表等。
五【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1、为女书国际编码提供强力的字符处理基础、科学依据。由于《中国女书合集》资料整理解读工作基础扎实,女书经过两次会议严格评审质疑答辩,神速进入投票阶段。
2、教材《女书读本》,作为传承培训的科学依据。
3、《中国女书合集》标志扎实的科学抢救与整理,使女书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湖南省唯一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提案,起了重要作用。
4、《中国女书合集》成为相关研究必读书。
成果社会反映
一、季羡林、周有光、唐作藩、高明、侯精一等专家予以充分肯定。
二、ISO有关组织评委的高度评价。
感谢清华师生对女书的贡献。你们的工作可以作为其他文种国际编码的借鉴和示范。 ISO/IEC JTC 1/SC 2/WG 2/IRG评委、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语言学家Deborah Anderson予以充分肯定。
我在中文标准化方面工作了十几年,接触了很多内地的学者。您所提供的关于女书标准化的资料是所有中文标准化的提案里最全面的,也是最‘神速’的。 ISO/IEC JTC 1/SC 2/WG 2/IRG评委、汉字编码召集人、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陆勤博士更鼓励我们继续做好女书编码工作。
三、女书被湖南省列为全省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8奥运会在中国故事展示,引起观众极大热忱,展台前常被围得水泄不通。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一、为女书国际编码提供强力的字符处理基础、科学依据。ISO/IEC 10646《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中文信息技术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中文(含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字和古文字)编码字符集、中文字型标准化等内容。目前我国参与并在中文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由于资料整理解读工作基础扎实,女书经过两次会议严格评审质疑答辩,神速(大多需要八年抗战以上)进入投票阶段。
二、教材《女书读本》,作为传承培训的科学依据。
三、《中国女书合集》标志扎实的科学抢救与整理,使女书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湖南省唯一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提案,起了重要作用。
四、《中国女书合集》成为相关研究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