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
出版单位 中国农业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1.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篇章结构:
该著作共十章,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园艺产业:产销现状与发展态势
第四章 中国园艺产品对外贸易格局分析
第五章 中国园艺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第六章 中国园艺产品地区竞争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第七章 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钻石模型”分析
第八章 中国园艺产业的优势和劣势:SWOT实证分析
第九章 中国主要园艺产品出口的潜在市场与贸易壁垒分析
第十章 提升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基本观点:
(1)尽管中国是世界园艺生产大国,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国际市场率却很低,与产量占世界的高比例极不协调,但是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园艺出口占世界的比例有稳步提高的趋势,说明中国园艺产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发挥出来。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直接相关的问题的是中国园艺产业的国际商品化率低。
(2)我国园艺产品出口市场主要在亚洲和我国周边地区,其中蔬菜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是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苹果和梨等的主要目标市场仍是东南亚,而我国特有的亚热带水果无论在日本、韩国还是欧美都极具竞争力。
(3)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园艺产品方面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看中国水果加工品和干制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水果汁和新鲜水果没有国际竞争力。就蔬菜产业来看,中国蔬菜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就不同的加工方式来看蔬菜汁、短期保鲜蔬菜和脱水蔬菜、冷冻和其它加工蔬菜的竞争力较强,新鲜蔬菜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醋泡和均质蔬菜竞争力很弱。中国花卉总体上表现出微弱的国际竞争力,且这一竞争力主要来自装饰用类花卉的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的拉动。区域比较优势分析表明,广东、福建、浙江、湖北、河北、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园艺产业生产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尤其是三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园艺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尤为明显。
(4)研究表明:我国具有发展园艺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但是在生产技术和资本投入方面还有待改进。同时由于劳动者素质和组织程度低已经制约了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劲的国内需求是我国园艺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提高园艺产业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必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但是由于严格的技术壁垒和我国园艺产业自身的缺陷限制了我国园艺产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我国园艺产业还没有形成很完善有效的产业链条,对园艺产品产前的技术投入和开发不够,产品的产后处理欠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对园艺产业的支持力度与国外特别是园艺大国有较大差距。
(5)提升我国园艺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调整结构与优化布局为主线,以发挥比较优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加强园艺领域产业链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后加工,强化市场营销,努力扩大出口,提高园艺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园艺产业。
(6)成果提出 “十一五”期间园艺产业发展要力争实现“四大转变”,实施“四大战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施发挥比较优势战略;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由注重生产和产中环节向突出加工增值和产前、产中与产后三个领域整合转变,实施外向型产业化经营战略;由单一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出口市场转变,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战略。
(7)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利用、保持和提高基本生产要素的素质;不懈的提高创造性要素的素质;加强园艺领域产业链的管理,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间的整合;制定园艺产业出口的多元化、差别化市场战略;规范制度与管理为提升出口竞争力提供有利环境支撑。
(8)提出的对策建议为:组织领导,整合力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渠道,加大对园艺产业的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提升园艺产业整体水平;技术培训,推进园艺产业标准化生产;壮大龙头,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强行业引导,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园艺产品出口;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第一,首次构建了一个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构造了一个适合评价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将“钻石模型”和SWOT方法引入园艺产业的研究,构建了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拓展了模型的应用范围。
第二,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验证,使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具体地说,运用了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园艺产业和具体园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区位商和资源禀赋系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园艺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利用竞争优势理论和钻石模型方法,建立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利用SWOT方法详细分析了中国园艺产业的优势和劣势。这在同类研究中是少见的。
第三,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园艺产业发展力争实现“四大转变”,实施“四大战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施发挥比较优势战略;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由注重生产和产中环节向突出加工增值和产前、产中与产后三个领域整合转变,实施外向型产业化经营战略;由单一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出口市场转变,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战略。
第四,本研究前瞻性地运用了产业链管理理论,为加强我国园艺产业链管理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体现了应用性研究的决策参考价值。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3.研究方法
本书是国内首次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园艺学的原理对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的系统研究。研究思路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调查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的政策含义。
其研究方法的突出特色是运用实证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并采用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具体来看表现如下:(1)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全文主要理论依据,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筛选、运用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采集大量的数据并作大量计算,将其计算的数量结果,作为立论和结论的重要依据。(3)比较分析法。将同一品种的同一指标在不同国家之间比较,同一指标在不同品种之间比较。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如下:
4.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等
本项成果的学术影响体现在:
第一,对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当时国内尚不多见。该成果选题接触学科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成果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及园艺学的原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评价体系、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第二,在理论研究上,将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上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填补了农业经济学科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通过本项研究首次构建了一个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成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筛选并建立了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包括区域比较优势)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了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验证,使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具体地说,运用了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园艺产业和具体园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区位商和资源禀赋系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园艺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利用竞争优势理论和钻石模型方法,建立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利用SWOT方法详细分析了我国园艺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运用产业链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园艺领域产业链管理的战略思路进行了研究。这些方面的成果在同类研究中是鲜见的。
第四,在应用前景上,该成果从我国园艺产业的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特色出发,系统考察和客观评价了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地位,研究了我国园艺产品对外贸易的格局,找出了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潜在国际市场及其限制因素,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提升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农业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与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本研究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应用前景以及对策措施操作性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成果的社会效益体现在:
第一,在园艺产业经济及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对解决“入世”初期提升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产品出口这一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本项研究成果对园艺产业经济研究和农业经济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项研究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园艺学的原理,对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构造了一个适合评价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园艺产品比较优势的指标体系,摸清了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比较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及其他相关经济贸易问题,这对于缓解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理论价值。
第三,本项成果提出的政策措施操作性强,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预期应用前景好。本项研究中对国内各种主要园艺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详细的测度和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主要园艺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对国内各省区的园艺产品竞争力进行了详细测度和分析,为各地区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出口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报告中提出的振兴园艺产业、扩大园艺产品出口总体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宏观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四,本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广泛认可,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的规划、计划以及决策中直接被采纳和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我国园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湖北省农业厅、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以及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在制定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园艺产业发展规划、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等中直接吸收和采用了部分研究成果。
成果社会反映
(1)相关学术论文被译成他种文字情况。Citrus Production, Demand and Trade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Development and Outlook( CCP: CI 03/5)论文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使用英、法和西班牙文三种文字同时发布。
(2)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及全文转载情况。围绕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领域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权威《国际贸易问题》、《生产力研究》、《林业经济》、《世界农业》等学术期刊以及《农民日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3)国内外学术交流。出席园艺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51次,作为特邀专家大会发言并提交报告的学术会议25次。
(4)接受中央媒体(农民日报)专访情况。如何提升苹果出口竞争力,农民日报,2004-11-12,第七版。
(5)相关研究成果获奖证明。成果获得2007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证书号2007J-259-3172-116-R01。
(6)相关评价情况。“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被中国知网CNKI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成果水平评价:国内领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表及专家鉴定意见(见附件)。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1)经中国知网CNKI搜索,《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专著被引用14次,其他相关的多篇论文被国内引用合计209次。
(2)本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广泛认可,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的规划、计划以及决策中直接被采纳和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我国园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湖北省农业厅、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以及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在制定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园艺产业发展规划、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等中直接吸收和采用了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