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生: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
2010-02-27
作者:刘建生
来源:sinoss
成果名称 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
成果类型 学术著作
出版时间 2005年出版
出版单位 山西人民出版社 山西大学晋商研究所
成果内容简介
1.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共12章,约50万字,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章至第五章综合了学界的研究成果,通过将晋商发展史同经济学的有关原理相结合,树立了理论前提,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晋商制度安排、配置与变迁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介绍了晋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形成过程与特点。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该教材的具体内容,作着还在本章解释了晋商制度分析的相关概念,阐述了该书写作的总体思路与构架,并对理论构架进行了可行性与合理性的分析。
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学术界针对晋商的制度系统、制度配置、制度成本——绩效及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方式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理论剖析,认为晋商制度是以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的形式发挥作用的,决定晋商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效率的是整个制度系统。
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作者在前述理论构架的基础上,广泛综合各方面的晋商研究成果和其他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具体介绍了晋商的资本运营制度、股份制度、家族制度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以及制度变迁中的官商关系,从而形成一部较为完整的晋商制度变迁史。
基本观点为:
第一,把晋商的兴衰过程看作一个制度配置和变迁的过程,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
第二,晋商的制度模式是一种自我实施的集体主义惩戒机制;
第三,晋商股份制是一种特定的企业产权结构,对各个层级形成了有效的约束和激励;
第四,晋商与政府(官吏)关系密切,实质上是一种设租与寻租的关系;
第五,凸显了地缘文化与儒家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弥补了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传统文化分析的不足。
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作为研究生教材,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特点。把科研寓于日常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其创新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史研究本土化,并形成晋商研究系列化
山西大学作为山西省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在经济史教学中力图使经济史教学能够反映山西商业文化和专业特色。《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是继《晋商研究》、 《山西典商研究》、《明清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回望晋商》之后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部全面反映晋商制度变迁及原因的教材,也是经济史教学地方化、本土化特色的一个尝试。
(2)增强晋商现象的解释力,建立了晋商研究的新范式
本教材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方法,将晋商的盛衰看作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从制度演进的角度,分析明清晋商的内在运行规律。对其制度变迁主体、动因,以及变迁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理论上对晋商的发展脉络、运行机制、变迁规律进行了梳理和论证,增强了晋商现象的解释力。
本教材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制度分析与非制度
分析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大量可靠的史料进行了理论分析,使晋商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建立了“晋商研究中理论分析的新范式”。
3.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
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经济学理论与史料学相结合、历史制度分析与逻辑相结合、制度分析与非制度分析相结合。
4.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厦门大学博导雪香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上发表书评:“《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一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理论特色明显:作者从制度史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晋商兴衰成败的制度归因,为晋商发展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出路。并且这一制度性的研究成果,也为现代商业发展、制度安排、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发面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尽管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这些并不足以影响该书的学术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卫兴华在《经济学动态》发表书评:“《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一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明显的理论特色:从制度史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晋商兴衰成败的制度归因,对晋商的制度配置、制度变迁、运行机制、内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论探讨,为晋商发展史开创了制度系统研究的新局面。该书理论新颖、重点突出、史料丰富且运用精当。作者对晋商发展史的深刻分析与理论概括,体现了他们的经济学驾驭能力与历史学功底。作者对晋商兴衰内在规律的深入探讨,对晋商运行轨迹的阐释,既反映了该书的学术价值,也为现代商业发展、制度安排、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憾,然而瑕不掩瑜,不足以影响该书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君健博导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上发表书评:“明清晋商研究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对晋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和,堪称为晋商学。刘建生教授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一书的出版为这门学问放上了一块重要的基石。…不论如何,刘建生等教授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晋商进行研究的这部著作为晋商史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晋商史研究以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成果社会反映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经君健先生对此书高度评价:“作者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制度分析与非制度分析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大量可靠的史料进行理论分析,使晋商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这是对晋商研究非常有益的尝试。” “《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一书的出版为这门学问放上了一块重要的基石”,“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晋商进行研究的这部著作为晋商史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晋商史研究以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卫兴华先生评价说:
“作者对晋商兴衰内在规律的深入探讨,对晋商运行轨迹的阐释,既反映了该书的学术价值,也为现代商业发展、制度安排、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厦门大学历史系雪香先生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发表《明清制度史探索》一文,对此书评价道:“试图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晋商进行研究的这部著作……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今后开展晋商研究所必须探索的方向”。
该书出版后,在各地新华书店销售火爆。学术界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吸引了社会普通市民对晋商及晋商现象的广泛的兴趣。该书已经再版,并以列入三版计划之中。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该教材出版后,先后被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列入该校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政治经济学本科生经济史课程参考教材和经济史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商业史课程教材及中国经济史课程必读书目。 同时也是北京大学EMBA、清华大学EMBA、山西大学MBA等课程的参考书目。
成果获奖情况
2007年获山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获山西省优秀图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