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
成果类型 著作类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出版单位 人民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1.本书的篇章结构
本书的篇章结构共包括9章:第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第二章 国际投资协定最新发展动向;第三章 国际投资自由化、公平待遇和争端解决法律问题探讨;第四章 双边投资协定与国际直接投资协调;第五章 区域投资协定与国际直接投资协调;第六章 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等协议研究;第七章 有关国际投资保护的多边公约;第八章 多边投资协定的必要性与前景分析;第九章 中国近年来修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评析。
2.本书的基本观点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1)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投资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个层面和各种类型国际投资协定的保护与促进;(2)近年来国际投资协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新一代国际投资协定诞生了,它具有4个明显不同于以往协定的特征;(3)伴随着新一代国际投资协定的诞生,与之相关的理论与原则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定义投资的基础、投资义务的界定、准入前国民待遇、例外产业的停止与回转、履行要求、透明度、外资的公平与公正待遇、争端解决程序等都有了新的含义,我们必须从条款入手逐条对比分析,以便确切把握新的变化;(4)双边、区域和多边投资协定各有其特点与功能,都能起到规范、促进和协调国际投资的作用,几者之间是并存而非替代的关系;(5)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尽快制定出一部统一的综合性的多边投资协定,即在国际投资领域形成像国际货物贸易领域中的GATT和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中的GATS那样的多边国际规则;(6)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我们应全面分析世界上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投资条款的内容与特点,在对外谈判这类协定时力争加入投资条款,以丰富自贸区协定的内容并提升自贸区建设的水平和档次,加快实施中国的自贸区战略;(7)不论是利用外资还是对外投资,中国都已成为世界大国,我们既是东道国也是母国,为了进一步促进和保护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中国需要对外签订国际投资协定(目前签署的数量居德国之后排列世界第二位),中国应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但需要事先对签订协定的风险与收益进行比较判断。
3.本书的主要创新与学术价值
本书关注和研究国际投资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阐述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的最新发展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参考价值,是国内外探讨国际投资规则最新发展的一本高水平专著。其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有:(1)本书紧密联系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发展的实际,对前沿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不仅概括了理论的最新进展,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论观点(如新一代投资条约诞生论、准入前国民待遇论、加快推进国际投资多边规则论等),从而推动了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2)从主要内容、发展速度以及新一代投资协定的特征等5个方面总结了国际投资协定的新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国际投资协定已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3)深入分析了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规范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自由化和便利化是目标,而规范化是有力的保障手段;(4)剖析以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新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为代表的新一代双边投资协定的具体条款,比较新老协定,详细研究协定条款内容与含义的四点主要变化,使人们可以从微观层面感受到国际投资规则的不断进步与完善;(5)在国内首次整理翻译了《美国样本》、《加拿大样本》和《日韩范本》,并在书中收录了翻译的这些双边投资协定范本,对中国对外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起到参考借鉴作用;(6)面对中国丰富的双向国际投资实践活动,该书不仅在相关部分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自己的自主创新,而且还设立专门章节评析中国对外投资协定的发展,对中国近年来修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内容进行逐项分析,并对今后中国国际投资协定谈判相关工作提出了较为全面和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4.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1)比较分析法。进行中外对比和新老对比;(2)理论归纳与演绎法。对现实发展状况进行理论归纳,对理论原则和法律条款展开推理演绎分析;(3)历史与逻辑方法。对一些问题从历史演变脉络观察,寻找内在逻辑联系;(4)案例与样本分析法。为了从特殊中看到一般,在正文和附录中均穿插了一些案例或样本分析。
5.本书的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本书出版后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主要有以下表现:(1)本书正式出版后,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评价,虽然仅出版一年多时间且又为理论性较强的书籍,但发行量很好,第一次印刷的3000册即将售完,已准备第二次印刷,该书已成为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一本高质量图书;(2)知名的国际投资专家桑百川教授在《国际商报》上发表书评,对本书的学术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给与了较高的评价;(3)本书出版发行后获得了商务部的好评,为我国对外商务事业的发展(包括利用外资战略、“走出去”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分别负责我国国际投资协定谈判和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商务部条法司与国际司均认为本书对它们的实际工作具有参考借鉴价值,一些理论观点和建议得到了采纳应用;(4)该书中的一些研究成果为“中日韩三边投资安排可能模式联合研究”提供了政策理论支持,部分建议已经被参考;(5)该书的出版还促进了我校研究生 “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法”等课程的教学,充实了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的内容体系。
成果社会反映
本书正式出版后,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评价:(1)虽然出版仅一年多时间,但发行量很好,第一次印刷的3000册即将售完,已准备第二次印刷,该书已成为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一本高质量图书(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证明);(2)知名的国际投资专家桑百川教授在《国际商报》上发表书评,对本书的学术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本书出版发行后获得了商务部的好评,为我国对外商务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负责我国国际投资协定谈判的商务部条法司和负责我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商务部国际司均认为本书对它们的实际工作具有参考借鉴价值,一些理论观点和建议得到了采纳应用(见商务部的采纳证明)。
成果获奖情况
由于出版时间不长,本次申报评奖是首次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