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成果奖励 > 评奖成果 > 文章详情
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
2010-02-27 作者:李森 来源:sinoss 
  成果名称  《现代教学论纲要》      
  成果类型  著作类        
  出版时间  2005年11月      
  出版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一、篇章结构与基本观点
  (一)篇章结构
  该专著在结构上由四个板块构成,十八章,共35.1万字。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该书的第一个板块,主要探讨现代教学论的本体论问题,包括现代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现代教学论的生长点、现代教学研究范式、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以及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等内容。第三章是该书的第二个板块,主要探讨现代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社会学基础。第四章至第十七章是该书的第三个板块,主要探讨现代教学原理及实施,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目的、教学主体、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艺术、教学动力、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最后一章是该书的第四个板块,主要探讨教学的现代化问题,包括教学现代化的内涵、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和教学现代化的新课题。
  (二)基本观点
  1、提出现代教学是一种特殊交往活动。以往的教学论著作中比较多地视教学为“特殊的认识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教师的实践活动”、“师生双边活动”等等,该书明确提出“现代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见第四章)
  2、认为现代教学论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价值概念。现代教学论是指人们对教学问题进行现代思考的一门学科,进而把现代教学论划分为理论教学论和应用教学论两种类型。理论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问题进行理性思索,为教学演化、发展和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应用教学论则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见第一章)
  3、提出主体性是现代教学论的生长点。在考察教学论史上先后出现的几种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的生长点,即赫尔巴特的统觉论、杜威的经验论以及罗杰斯的自我论之后,提出主体性是现代教学论新的生长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证。(见第一章)
  4、探讨了新的教学研究范式。在考察历史上的逻辑演绎研究范式、自然类比研究范式、实证分析研究范式和人文理解研究范式之后,将过程——结果研究范式和生态学研究范式视为主要的现代教学研究范式。(见第一章)
  5、探讨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提出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过程和诸多富有新意的转化方式。转化过程是:学习和筛选教学理论、构建教学模式、内化为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转化方式主要有:教学理论传播、教学实验、教学专家咨询和教学行动研究。(见第二章)
  6、首次将教学动力作为一个重要范畴纳入教学论的研究体系,对教学动力的本质、特征、来源和生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见第十五章)
  7、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观点和看法。(见第四、六、七、十六、十七章)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一)主要创新
   1、视角新。该书从主体哲学的视角探讨现代教学论,提出主体性是现代教学论的生长点,并体现在教学过程、教学主体、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等问题的论述中。
   2、内容新。该专著在分析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研究范式、教学动力、教学领导、360度反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过程与方式等新的内容。
   3、观点新。该专著对现代教学本质、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并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
  (二)学术价值
  1、理论价值
  该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教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现代教学理论进行全景式介绍,构建了逻辑性强的新内容体系
  该专著基于现代教学理论是由教学本体论、教学认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认识,力图全面覆盖现代教学论的本体论问题、现代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原理及实施、教学的现代化等问题,把教学论学科的形上研究与教学论具体问题的形下探索融合在一起,推陈出新,锐意突破,系统而全面地阐述现代教学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全方位探讨现代教学的基本理论。
   (2)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现代教学论纲要》一书不仅重在对教学理论进行研究,而且突显了“现代”的意蕴,即研究的是现代社会背景下教学理论的新变化、新问题。鉴于此,该书一方面对以往“教学论”著作中所涉及的教学理论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重新阐释,如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等;另一方面探讨了教学的“现代”、“新”等问题,把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该书中,如教学动力、教学领导、360度反馈等,以丰富教学论研究的内容,拓展教学论研究的视野。
  (3)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突出现代性
  传统教学论不是过时的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也并非无懈可击。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对立统一的。现代教学论在排斥传统教学论中落后思想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现代性,而传统教学论也由于被现代教学论批判和继承从而注入了现代气息。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教学论得到了“新生”,现代教学论则由于注入了“新鲜血液”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学论正是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程中不断地迈向新的里程,传统与现代的不断整合是教学论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这一认识,该专著对古今中外的教学理论进行了辩证的考察,经过分析整理,严密论证,并联系当代教学的实际情形,提出自己的观点,使论述持之有故、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求新的倾向。
  2、实践价值
  该专著也是作者在长期实践探索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因而它有利于丰富一线教师的理论知识,开阔一线教师的视野,同时还为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提供实践策略,从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
  该专著综合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发生学方法、逻辑思维法、历史—逻辑方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现代教学论纲要》于2005年1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后,2006年第2次印刷,2007年第3次印刷。该专著深受国内学术界及一线教师的肯定和好评。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已把该专著作为本科生、硕士生的必读书,北京、重庆、武汉等地的一些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还把该书指定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读著作。书中的一些观点被同行专家、学者引用达74次。

  成果社会反映
  该书于2005年11月第1次印刷,2006年7月第2次印刷,2007年8月第3次印刷(见附件)。自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如:美国教育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资深教授、《课程研究》(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杂志主编 Ian Westbury博士认为:该书“对教学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做出回答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体现了一位教育学者关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现代发展的学术理性和学术情怀,对教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见附件)。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认为:“该书议题集中,论述问题全面,内容丰富,学术视野开阔,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是教学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值得一读的好书”(见附件)。西南大学靳玉乐教授认为:“该书是对教学论研究的一部力作,有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在理论上有较大创新,对教学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见附件)。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已把《现代教学论纲要》作为本科生、硕士生的必读书或参考读物。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一些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把该书指定为中小学教师的必读书。书中的一些观点被同行专家、学者引用达74次(见附件)。

  成果获奖情况
  2006年12月,获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颁奖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