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试论高等学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构建 —— 一个政治学研究的视角
成果类型 论文类
出版时间 2005年11月
出版单位 《教育研究》
成果内容简介
《试论高等学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构建 ——一个政治学研究的视角》认为,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系统存在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与内部管理体制不分的现象,部分学者认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部分学者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区分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明晰、规范和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试论高等学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构建 ——一个政治学研究的视角》全文11000字,分4个部分:一、重新审视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明晰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二、科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三、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四、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监督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文章的基本观点有:
1、领导与管理不同,领导体制也不同于管理体制。第一,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规范的内容不同。领导体制规范高等学校由谁来领导;管理体制规范高等学校由谁来管理。第二,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调整的关系不同。领导体制调整党委与行政的关系,即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管理体制调整行政组织内部关系,校长作为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管理行政事务。第三,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保障的权力及权力主体不同。领导体制保障政治权力,实现政党的利益;管理体制保障行政权力,实现行政组织的利益。第四,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所采取的决策方式不同。领导体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决策;管理体制可以采取会议决策,也可以由负责人做出决策。
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不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的根本制度,包含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高等学校内部行政体制和高等学校内部学术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高等学校由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即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调整党委与行政的关系;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在高等学校得以实现;实行民主集中制,按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决策。科学区分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意欲明晰和整合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多元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内部行政体制是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内部学术体制是学术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元学术体制。
3、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校务委员会制。这种体制属于政治主导型,政治权力发挥作用较大。一种是董事会制。校长的角色就是CEO。这种体制属于行政主导型,行政权力发挥作用较大。一种是教授委员会制。这种体制属于学术主导型,学术权力发挥作用较大。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有效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是加强和改善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关键。首先,必须要明确党委决策事项与议事规则;其次,还要明确校长的职权和议事规则;第三,还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转变执政方式,寻求新的实现形式。第四,关键是建立党政协调机制,用制度规范领导行为。
4、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还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转变执政方式,寻求新的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实现形式是:①通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党委对行政进行领导,将党委的意图转换为行政意志,通过政治权力影响行政权力贯彻执行;②通过党组织的先锋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团结党内外干部、群众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通过党的监督,监督党员和党的干部切实履行义务、遵守国法政纪;④通过党员干部的努力工作保证党的领导得以实现。
5、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调适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关键是建立党政协调机制,用制度规范领导行为。高等学校党委处在总揽全局的战略高度,抓大事,管全局,管方向,管干部,管人才。党委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校长对学校工作的全面负责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但这两面却是有主次的。校长负责以党委领导为前提,党委和校长、党委和行政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是这个体制的制度规定性,也是体制的本质属性。发挥学术组织的作用行使学术权力,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工作、行使行政权力是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安排党委与行政的工作,协调党委与行政的活动。建立书记办公会议制度,统一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协商沟通在决策之前。要制定《高等学校党委会议制度》和《高等学校党委议事规则》,明确议事决策事项和活动方式,依《规则》办事。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①提出了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相区分的观点,为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②给出了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三种模式:校务委员会制、董事会制和教授委员会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多元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③论述了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命题,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概括了加强党的领导、转变执政方式的实现形式。
论文研究采用了文献综合法与政治学的方法。研究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先后有《新华文摘》、《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教育报》、《管理科学文摘》等33家报纸、刊物、网站转载和博硕士论文引用采纳,受到同行专家的关注和认可,学术影响较大,可以对指导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成果社会反映
1)《新华文摘》2006第7期,《论点摘编》摘要转载。2)《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摘要转载。4)《管理科学文摘》2006第4期摘要转载。5)《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点摘编转载。6)《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21日第3版论点摘要转载。7)《国外高职发展动态》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8)《学校与社会教育管理研究动态》摘要转载。9)《高教改革动态》2006年4月15日第1期摘要转载。10)北大中文论坛摘要转载。11)盐城教育督导网摘要转载。12)中国民航学院启航网摘要转载。13)杭州师范学院改革与发展研究室网摘要转载。14)课程网摘要转载。15) 千秋教育顾问(人民网)摘要转载。16)顺德教育信息网摘要转载。17)中国校长协会网全文转载。18)上海市教育科研信息港全文转载。19) 上海市教育科研信息港全文转载。20)广东省教育决策网全文转载。21)综艺大观全文转载。22)龙源期刊网全文转载。23)维普资讯摘要转载。24) 知识词典摘要转载。25)金月牙全文转载。26) 论文网全文转载。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1)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教育研究》2006第3期参考文献引用。2)刘建平: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建设,营造培育创新人才环境,《云南电大学报》2006年第2期参考文献引用。3)毕宪顺,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权力关系模式及其借鉴意义——读《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煤炭高等教育》2006第6期参考文献引用。4)伊继东、王飞,大学内部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概念辨析,《煤炭高等教育》2007第4期参考文献引用。5)庾建设,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高等教育》2008第4期参考文献引用。6)严国方,高校管理效能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参考文献引用。7)易善安,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参考文献引用。
成果获奖情况
2007年7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