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
成果类型 著作类
出版时间 2005年7月
出版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一、总体情况
本书是国内首部以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为主题的学术专著,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信息构建为主题的学术专著,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填补了我国在该项研究上的空白。
从信息理解的切入点来全面系统研究信息构建问题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本书在我国图书情报界、信息管理领域首次从信息理解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探讨信息构建问题,本书在建立信息理解和信息构建的关系模型,在全面论述信息构建的对象、信息构建的过程与方法、信息构建的若干原理和原则方面做的是开拓性的工作,该研究在信息构建领域具有国际水准和国内领先水平。本书是在一个前沿的、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领域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
二、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本书由11章组成,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以及本书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第二章论述信息理解和信息构建的基本问题,作者在了解和掌握信息理解和信息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信息构建与信息理解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信息构建和信息理解的关系模型。
第三章论述信息集合的信息构建问题。作者进一步展开对信息构建的研究,分析和论证信息构建的基本对象是所有的信息集合,对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的存在状态进行研究,提出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的变化模型以及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集合的信息构建特点和一般趋势。
第四章论述信息构建的基本过程和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的变化情况。作者对信息构建的过程总结为一个信息构建基本过程图,建立了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的变化模型,并对变化模型加以说明。
第五章论述信息构建的内容与方法。作者对信息构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进行分析提炼和展开研究。
第六章论述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的原理。作者总结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过程所遵循的四个基本原理:信息片断集成原理、信息集合序化原理、信息结构展示原理、信息空间优化原理。
第七章论述信息构建的基本原则。作者总结了六大基本原则并对这些原则进行展开论述。
第八章论述信息构建的应用前景。作者简单明了地说明了信息构建的未来应用前景。
第九章论述信息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对情报学的影响。作者主要探讨信息构建与情报学之间的关系、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对情报学的影响以及它向情报学提出的新要求。
第十章论述web站点信息构建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在政府网站中的实现。作者通过实例来具体分析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问题,以及政府网站信息构建的目标和方法。
第十一章为结语,主要是总结归纳全书的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该研究主题仍然存在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书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探索价值,属学科前沿和基础研究领域,前瞻性、独特性强,研究难度大。
本书的创新性鲜明,理论上的学术贡献大,实践的研究具有指导价值,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1、 在我国图书情报界,首次从信息理解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探讨信息构建问题,有利于深入揭示信息构建的内涵和本质。
2、 把信息构建的研究对象扩展到任意信息集合,系统地探讨和阐述了基于理解的信息构建的过程和方法,对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3、 有创见地归纳出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的模型和若干原理、原则,为IA的理论建设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4、 比较全面深入地揭示了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的关系以及前者对情报学发展的意义,有利于情报学在新的方向上发展。
5、 具体对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使本书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四、研究方法
采用跨学科方法来研究理解和信息理解问题时,分别利用了诠释学、接受认识论、接受美学、哲学和符号学等学科对该问题研究的成果;
文献调研法主要应用于对IA的历史、现状、含义等方面的研究;
利用分析综合法对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促使其发展的社会条件进行研究;
采用信息抽象方法和模型法建立了两个模型:信息理解与信息构建的关系模型和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变化模型;
采用分析综合法研究IA的核心研究领域、IA活动的过程、IA的基本对象、信息集合的信息构建特点等问题;
采用分析归纳法对信息构建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信息抽象法对信息构建的原理、原则进行抽象和概括;采用逻辑关系分析法分析信息构建与情报学之间的关系。
五、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1.本书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本书是国内首部信息构建的图书,在信息构建所有的学术著作(含期刊论文和著作)中影响很大。按照中国期刊网《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其被引次数达37次,被引频率在同主题学术成果中排列第6位;本书的前期和后期成果共有10篇信息构建的论文被中国期刊网收录,10篇论文的总被引次数达到210次。本书在从事网站建设的从业人员那里也得到了好评。
2、多名国内著名专家给予了本书很高的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冯惠玲教授
有关信息的众多因素在信息构建的整体框架下被如此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对于信息的组织者和传递者而言,这是一扇窗。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学术顾问 曾民族研究员
IA把“信息”同建筑学的“摩天大楼”和电脑的“体系结构”挂起钩来, 给人一种学科交融的新鲜感和亲近感。
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包昌火研究员
本书以自然科学的严谨和社会科学的雄辩谱写了处于信息科学前沿的、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的精彩华章,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前所长 梁战平教授
本书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构建与信息理解之间关系的著作,它将对我国信息化进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赖茂生教授
本书作者周晓英博士就是我国首批对IA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的青年学者之一。她的博士论文就选择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且研究难度大的课题,对本领域的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对IA的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问题有比较深入透彻的把握和评述。其博士学位论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首次从信息理解的角度来探讨IA问题,更有利于深入揭示IA的内涵和本质;首次把IA的研究扩展到任意信息集合,系统地探讨和阐述了基于理解的IA过程和方法,对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首次总结归纳出IA的若干原理和原则,为本领域的理论建设做了很有益的工作;比较全面深入地揭示了IA与情报学的关系以及前者对情报学发展的意义,有利于情报学在新的方向上发展。论文得到了同行专家很高的评价。但是作者未满足于此,后来又对其内容进行了充实和扩展,增加了有关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问题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现在这部内容新颖丰富的专著。
该论著的特色之一是作者首次明确提出了自己对信息构建的应用领域的四点看法;特色之二是书中描述了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存在状态变化的特点;特色之三是作者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并对信息构建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提炼;特色之四是作者在用全新的角度研究信息构建的基础上,很有创意地归纳出信息构建的四条基本原理和六个基本原则。
全书的论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对IA理论方法的阐述条理性和系统性强,观点鲜明新颖,资料详实,研究结果和结论可信,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体现出作者基础理论功底比较深厚,知识面广,专业知识系统深入,探索精神强,是一位颇具实力的青年学者。
成果社会反映
国内著名专家的评价:冯惠玲教授、梁战平教授、包昌火研究员、曾民族研究员、赖茂生教授都对本书有好评
正式发表的图书评论:读者伍文秀在“图书情报论坛”2007(1)上发表的书评“网络时代的前沿领域IA――评周晓英教授的《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
当当图书网上的读者评论: “一本很值得看的书,情报学的专著,不过非专业的人士,特别是网站相关人员很值得看。从理念层次分析应该如何建构一个可被理解的信息框架...”
国内学者的高度评价:
1) 国内很多学者认可了作者在信息构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如“利用聚类分析探讨国内信息构建(IA)情况”一文提出“周晓英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IA的专家和学者之一,其对IA的研究最具系统性和深入性,在某些方面,她引导了国内的IA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IA理论体系的形成”
2) 国内很多学者认可了作者提出了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的中文翻译“信息构建“并被广泛接受
3) 马海群教授认为本书的前期成果(已经收录于本书的章节中)之一为“国内IA研究的奠基之作”
图书销售情况:该书第1次印刷本已经基本售完(可查询人民大学出版社内部记录)
网站上网民的图书推荐:网民将此书与国外著名学者的信息构建图书一起推荐给用户。(见网站:
http://www.iachina.org/tiki-index.php?page=b00 2009-3-26)
Google的搜索结果:3月26日用google搜索引擎搜索本书,能够返回3万多条结果,互联网上对本书有较好的反映,有很多网页与此有关,也有好评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截至到2009年3月26日,根据中国期刊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的信息:
本书被引次数查询结果为37次,有38个引用论文数据,排除其中4篇自引,共被引次数有33次
目前我国发表的论文和著作,题名中含有“信息构建”一词的共有106种,按照被引排序,其中最高被引论文的前15篇/种中,有6篇为本申报人周晓英所写,本书排在最高被引的第5位,被引37次,与其他5篇论文一起的总被引次数达到204次,反映了本书以及前期和后期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大
成果获奖情况
本书所获得的民间奖项为:
2006年9月本著作获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本书的前期和后续成果也获得过民间奖项:
本书的后续研究成果“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论文2006年3月获得中国信息协会全国信息化百篇优秀论文奖励,该论文被国内几大电子政务网站广泛链接和引用。
本书的前期研究成果(发表时间为2004年)论文“信息构建的基本原理研究”2006年8月获“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评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