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平:《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
2010-02-26
作者:柯平
来源:sinoss
成果名称 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
成果类型 著作类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
出版单位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1. 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篇章结构:该成果是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性著作,是在柯平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学创新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2BTQ001,2007年1月30日结项,结项证书号:20070012)的最终成果基础上完成的。全书分四个部分共10章。(1)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进展,包括知识管理理论与研究现状,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知识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的分析,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3)图书馆知识管理实务,包括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模式与应用,图书馆知识资本及其管理,图书馆战略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管理案例;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不是针对某个图书馆现成的管理,它是在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针对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各类不同的图书馆可以在这个模式中得到启示,开阔视野,不同发展阶段的图书馆也可以从中找到加速发展的思路,从中获益。(4)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学,即构建图书馆学体系。新的体系既不脱离图书馆事业,又扩大了图书馆学的范畴,有利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基本观点:(1)知识管理应用于图书馆学对图书馆学宏观与微观均有创新的价值。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有三个基本的层面:管理的层面;组织的层面;个人的层面。(2)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学的一个新领域。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的总体目标是持续知识创新(社会功能表现为增值知识服务);知识环节是:知识生成、知识存贮、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业务过程是:馆员队伍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基础结构建设。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探索学习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创新阶段)和三个方面(支持工作的知识管理实施、管理工作的知识管理实施、业务工作的知识管理实施)。(3)发现和管理知识资本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将图书馆知识资本分为五类:馆藏文献资本、服务结构资本、知识产权资本、人力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以资源与服务为中心的模式;二是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以管理与文化为中心的模式。(4)图书馆战略知识管理主要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图书馆知识资产的战略管理;二是将图书馆作为学习型组织,探讨图书馆组织的战略学习;三是探讨图书馆的发展与图书馆文化等问题。(5)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之一是知识资源论。知识资源论主张图书馆学研究应当定位在知识的层面。(6)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学新体系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研究的。宏观与微观的两个分析模型是形成图书馆学新体系的逻辑依据。宏观模型由四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一是由知识资源、环境和人三大物质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社会知识体系;二是知识活动;三是知识资源业;四是图书馆事业。微观模型以知识为中心,将三大实体(文献、用户、图书馆)和三大活动(服务、管理、资源)这六个要素组合起来。(7)创新的图书馆学体系突破以往的简单划分或者详细罗列的方法,突出体系的逻辑构建,从知识管理到知识资源论到学科体系,形成逻辑严密的体系。图书馆学新体系包括宏观图书馆学和微观图书馆学两大分支,宏观图书馆学包括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方法论、图书馆学发展、图书馆环境研究、图书馆事业原理、图书馆类型与形态六个分支;微观图书馆学包括文献——资源研究、用户——服务研究、图书馆——管理研究三个分支。
2. 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1)以知识管理为基点构筑起来的图书馆学创新体系本身就是理论上的创新;这一体系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学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模式。(2)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并运用这种模式探索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主要业务过程中的应用。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不是针对某个图书馆现成的管理,它是在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针对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各类不同的图书馆可以在这个模式中得到启示,开阔视野,不同发展阶段的图书馆也可以从中找到加速发展的思路,从中获益。(3)首次提出图书馆战略管理,提出知识资源论。提出承担知识资源活动的特定机构的总和称为知识资源业,作为知识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形成了以知识资源为核心的图书馆学理论。(4)研究产生了一些在知识管理的其他应用领域中难以产生的富有图书馆学特色的创造性成果,如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服务等,这些成果成为整个社会知识管理思想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
3. 研究方法:
(1)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的历史渊源;从逻辑的角度考察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在学术逻辑上的对接关系。(2)规范与实证相结合;进行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案例研究。(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用模型的方法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认识模式和实施模式进行了构建。用演绎的方法,应用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主要业务过程的知识管理进行了探讨。(4)文献调研、网上调研、信函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通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在综述的基础上归纳了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建立的基础,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现状情况和图书馆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5)访谈、座谈与讲座相结合。
4.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该成果是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内容最全且研究深入,具新颖性和特色的一部著作。该成果是国家项目的科研成果,从文献分析、调查统计、模型建立、比较研究等多个角度对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管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代表了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较高水平。该成果也是作者将知识管理引入图书馆学,以知识管理为基点来研究图书馆学创新属于知识管理的专门化应用研究,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在图书馆管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成果内容新、观点新、数据资料新,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图书馆知识资本评估、图书馆战略知识管理等的研究以及图书馆学新体系的构建,这些成果既可以用来指导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践,亦可供实施知识管理的其他组织借鉴,使该成果具有特色。
成果社会反映
书评5篇:
1.孙洁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评柯平先生等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112
2.曾伟忠.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新突破——《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读后.图书馆论坛,2008(1):168-170
3.龚蛟腾. 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开山之作——评介柯平先生之《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6):109-112
4.陈伟莉.在学科交叉中创新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评荐.晋图学刊,2008(4):70-71
5.邢杰.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应用的力作——读柯平教授《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139,143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1.该成果被选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四辑)。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学创新体系研究》成果简介.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该成果已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年论坛、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全国高校图书馆馆长培训班等得到了推广应用。见: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年论坛报道。
3. 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检索,该成果出版后引用达26次(见“收录引用检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