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中国艺术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的艺术创作涌现出很多精品,文化实力得到了展现、时代精神得到了弘扬、艺术品的市场化意识进一步加深。但是也应当看到,本土的艺术创作在个性和创意方面仍未获得突破性的成就,纯粹的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艺术创作的支配性力量,因此艺术品格、艺术精神的坚守显得越发艰难,秉承严肃的创作态度多多少少变成了一件倍感孤独的事情。
□周星
2009年中国艺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发展的局面,凸显出艺术创作的实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透视其基本样貌。
艺术创作展示国家文化实力
2009年,围绕新中国60华诞,艺术创作展示了多样的面貌。中国艺术的主要门类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新中国诞生后,在延续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艺术发展趋向。不仅在艺术承传上多有变化,艺术发展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程。
新中国60华诞迎来对新中国艺术成就的经验总结、对今后发展预测的良机。国庆纪念日北京大规模阅兵仪式与群众游行的艺术震撼力、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的大众艺术狂欢,共同为新中国60年大庆写下热情的注脚。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作为标志性的演出活动,将当今时代艺术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做了综合性汇聚,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进、在拼搏中崛起的光辉历程,成为继《东方红》后又一部成功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型展览,遴选了全国各主要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收藏的687件名作,囊括了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大部分重要作品,涉及所有画种,集中体现了新中国60年美术创作的成就。
2009年中国影坛出现许多引发社会关注的重要创作和事件,大片云集,市场化程度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票房收益。下半年轰轰烈烈上场的《建国大业》最为醒目,影片以新中国成立为背景,汇集了170余位当红明星,赢得了本年度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
在艺术整体发展环境和艺术各个门类的发展势头上,2009年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舞协纪念精品晚会《舞动中国》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间近60个著名舞蹈家及舞蹈精品;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主办的“向祖国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曲艺精品系列展演周,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漫画联展等,都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甲子的精彩献礼。
艺术市场意识获得实践
2009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中国美术作品价格逆势而上:5月份在香港拍卖“吴门四家”之一仇英的巨制《文姬归汉长卷》,最后以1.012亿港元成交,坐上2009年中国画成交价格的头把交椅;6月份,八大山人的《仿倪云林山水》在北京以8400万元成交,刷新了仇英《赤壁图》的纪录,创中国古代书画在内地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11月,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在北京以1.6912亿元成交,打破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同时,宋代曾巩的《局事帖》以1.0864亿元成交,打破国内中国书法拍卖成交纪录。
不仅是书画市场,中国电影的票房亦持续走高。而话剧市场上,《开心麻花》的收益超过了1000万元人民币,小众话剧艺术也有相当数量的观众。
艺术雅俗观念冲撞剧烈
2009年艺术创作更为开放的形态不仅体现为艺术创作的多元,而且体现为艺术观念的碰撞。艺术大众化和娱乐化成为艺术理论争议的主要问题。
春节晚会上小沈阳一炮而红,“刘老根大舞台”扎根京城,著名导演“三枪”出膛,娱乐文化势不可挡。另外一个标志性的娱乐渗透现象,是魔术师刘谦走红掀起的电视、演出市场的一窝蜂魔术热。电视争相模仿的习气、不遗余力的视觉轰炸,都演绎了通俗文化的广泛影响力。无论人们如何评判,在大众视野中,高雅艺术的失落和通俗娱乐的兴旺都难以阻挡。
3月份围绕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首播,四家省级卫视上演了抢播闹剧。下半年,围绕电视剧《蜗居》及一批相类似触及情感危机的剧作,引发了电视剧如何表现社会情感复杂性的争议。还有,关于《同一首歌》等栏目的下课,触及了电视栏目如何对待收视率和艺术水准的议论,折射了电视栏目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9年是中国艺术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的艺术创作涌现出很多精品,文化实力得到了展现、时代精神得到了弘扬、艺术品的市场化意识进一步加深。但是也应当看到,本土的艺术创作在个性和创意方面仍未获得突破性的成就,纯粹的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艺术创作的支配性力量,因此艺术品格、艺术精神的坚守显得越发艰难,秉承严肃的创作态度多多少少变成了一件倍感孤独的事情。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