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2009-12-13
作者:李土生
来源:求是新闻网
儒家的思想,孔子提出的主要理念,那就是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有三个人:我,你,他。主要体现人与道德,仁爱。儒家的思想,从孔子开始的“仁”,到孟子的“义”。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应该从诸子百家开始。除儒家之外,还有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一系列的。各家都有他独特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
儒家的孔子提出了“仁”。“仁”表现在内。我们说,仁、义、礼、智、信,仁是第一的。孟子在仁、义、礼、智的后面提出了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最后还提出了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相对于孔子的“仁”,是非之心相对的是孔子的“智”。仁、义、礼、智。“?”字头上为什么是个羊?因为羊是善良的象征。善良的“善”,是“羊”和“口”,羊是头。你看,吉祥的“祥”、美好的“美”、善良的“善”、义气的“义(?)”,都把羊字掺进去了。大家知道,羊有很多特性。首先它有孝悌之心。羊是跪着吃奶的,它有孝悌之心。羊还有奉献精神,那就是羊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全身都是宝。羊还有一个视死如归的精神。为什么义(?)是羊字头的?你看,杀鱼鱼要跳,杀鸡鸡要跳,唯独杀羊它不动的,头砍掉都不会动的,那就是视死如归。我把最善良的东西献给你,那就是讲义气。义,是孟子提出的。
孔子提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放在第一的。我们现在强调和谐,就是一个讲礼节,礼貌。有知识的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必定有知识。因为知识的“知”有口,我知道了,马上告诉你。智慧不一样,智慧就是明白知识为谁而用。像阳光,普照社会,普照人类。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为社会而用。人立为信。人,要说人话,不要说胡话、大话,那是不可信的。“信”是人要站着说话。你说出去要让人信。
仁、义、礼、智、信,就是三纲五常,每一个字拿出来都可以讲一节课。有人说传统文化里三纲五常的三纲都是封建迷信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其实没有错。因为儒家的思想主要讲的是各就其位。你在学校里是老师,在家里是儿女,见到了父母你就不是老师。还有一个,就是礼义廉耻。孝悌之心,儒家很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孝。教育的“教”字就是孝文化,就是讲孝道。什么叫孝?老人在上,子孙在下。以老人为上,老人为本,老人为首。
在讲孝道的“孝”的时候,一是要有颗恭恭敬敬的心。我在北京经常给一些大企业家讲课。父母亲来了三天,他们都没有见到面。我就要批评他们:你为什么不见他们?我这两天事情多啊——这是他们的解释。父母亲来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觐见父母,不是叫个秘书把他们从机场接回来,放到宾馆,让他们自己去玩。父母亲是来看你的,他不是来玩的。这个时候你要有一颗恭敬的心。“恭”怎么写啊?共和心,把所有的心拿出来,是共心啊。第二,不要让老人为你所做的事情担忧。我经常跟我的员工说,只要你的父母亲到北京,第一时间告诉我,我请他们吃饭。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是你的父母亲会想:我的孩子在这里我放心了。这就是孝道。我到各地出差去,我一定把我的员工带上,你是这个省的我就带你去这个省。我给你的父母包红包。父母亲收到两千块的红包,绝对不觉得这仅仅是两千块钱。我帮你体现孝道。
我的父亲去年过世了,87岁。去年我回到母校去讲课,我第一次感觉到孔子的那一段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讲课的时候,我把我的小学、中学老师接到讲课的地方,当着学生的面给他们行礼。我这次在人民大会堂开新闻发布会,我也把小学、中学老师接到北京。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请你们记住我的话。孝是第一的。什么是孝?就是你必须对得起家乡,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兄弟姐妹。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去,要有四个认同: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自己的血缘,认同自己的乡土。我们走到哪里去,从来没有忘掉我是中国人。我在我所有的书上,一定写上“我是浙江东阳人”。
孔孟之道,最近大家也看到很多文章。有人一直骂孔子,说他是伪君子。我就评论,你没有资格骂自己的老祖先,这是对祖先的不孝。我刚发了一篇博客,是说伟大的圆明园,要去英国、法国考察搜集这些资料,自己国家的古董究竟多少去国外了。哪里有你们的祖先,抢走了中国人的工艺,还摆在博物馆?我到大英博物馆看的时候,真的是捏紧了拳头。抢了那么多青铜器,那么多陶瓷,感到很可恶啊。我们中国人的东西被他们抢走,我们中国人去看,还要买门票。我的同学们,你有什么感觉?你不是文明嘛?到中国,把圆明园给我建回去,把所有掠夺去的东西如数归还。然后向中国人谢罪,你要替老祖先感到羞耻。国庆节阅兵的时候,我很感动,看到我们那么多战友,因为我在部队呆了18年,看到那些战友正步走队列。你们不知道,我自己练过知道,那不是一天两天啊。自己的国家强大了,我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第二个我讲一下道家的道。道,大家看一下,是两点,这是阴阳角,他有自己运行的轨迹,符合大道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道。还有,如果仔细分析,首先的“首”是头。做任何事情,要先想后做,想了再做。你不能做了再想,要想了再做。多想多做,少想少做,想了可以不做。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提出来就是无为无不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所讲的无为不是不作为,他所讲的无为是不要人为地去干扰、破坏。不要人为地去扰民,要顺其自然。
老子在哲学上的概念就是“道”。他讲的是辩证的思维,他有宇宙之道,有人生之道。这个道,就是讲规律,就是讲法则。老子提出无为的同时,庄子在无为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他最后提出的是道家很重要的东西:“信”。儒家讲的是“仁”,道家讲的是“信”,佛家讲的是“心”。信,讲的是修,讲得是养。
大家看一下“修”,修什么?有外修和内修。修字的核心在中间那一竖,后面这个是什么?是外修。关键是中间那一竖,那是一个心,叫修的心,通天地。中国人为什么信佛的多,信道的少?因为道家讲的是炼丹,长生不老,讲的是经世,成仙。结果没有一个成仙的。而佛家佛在哪里呢?他说的是轮回,谁都不知道,他怎么知道你下辈子去哪里了,或许变成了一个不知道的东西。
再看一下养身的“养”。道家主要讲养身。庄子在无为这个基础上,他提出来养身、修炼。养身的理念是什么呢?养字上面是羊,下面是食。我在去年的大讲坛上专门讲了养身学。我就讲了十个字:管好嘴,敞开胸,多做运动。管好嘴就是一进一出,吃的喝的,然后讲话。我现在就有一句格言:在酒袋里淹死的人比在大海里淹死的人多得多,生活不规律死的人比交通事故死的人多得多。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养。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吃的喝的睡的玩的都是一个习惯问题。养身的养首先是心理的养,其次是身体的养。食是身体的,羊是心理的。讲养身学的时候,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
第二个是敞开胸,不要因为一点点小问题整天放在心里,放不下。要敞开胸,心胸要宽。做人要宽厚,为人要宽容,处事要宽松。这个容,大家看一下,吃五谷杂粮的人都是一家,你看上面是宝盖呀。现在很多人都是心胸狭窄或者想不通死的,很多病都是吓死的。我经常讲,你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我在北京的时候说过,一个人的了癌症,千万不要去看他,一看他就完了:哎呦他们都来看我,我死的差不多了。就派个代表,送送水果:我们公司大家都很忙,没空来看你,你马上好起来,我们一起去工作。人啊,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多做活动,这个大家可能都会做。当然,任何东西要把握一个度,你说很多运动员为什么早退役啊。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像生命的极限挑战,因此不到30岁就是老运动员了。老是跟谁比啊,不是跟人家比。老人的老啊,全是跟自己比的。人老与不老是怎么比的,道家讲的养生。
还有一个是佛家。因为神仙的“仙(?)”字有繁体字,人啊,从人间迁到山上去了,离开人间,不食人间烟火了,他是神仙。吃五谷杂粮的是俗人,是儒家思想。佛就不是人。我07年去给人讲汉字,他第一个字就叫我讲佛字。佛字为什么要那样写。我说佛后面是个“弗”,就是“不是”,首先他不是个凡人,他是觉悟得圆满的人。佛的境界那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菩萨的境界就是上修佛道,下救众生。佛,首先是人,才能成佛。到真的成佛的时候,才不是人。后面的弗怎么写的?九九八十一难,要成佛这条路是荆棘丛生的。要成佛这条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关天数,这个天和数,就是邪和正,不管你是邪的还是正的,只要你觉悟了,改邪归正了,你还能成佛。
其实儒家、佛家、道家各自都是讲一个“德”字。儒家讲的是品德,道家讲的是道德,佛家讲的是功德。德字是双人旁,双人旁表示那是慢慢形成的,每时每刻都要注意的。“徐”就是双人旁,是慢慢的,不是马上的。还有,“德”要体现在四面八方,体现在各个领域,德要始终如一的。
我在美国游学的时候,他们说中国搞封建迷信,我就问他们,什么叫迷信?我给他的定义是,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你去信,可以信的你不去信,那就是迷信。释迦摩尼的耳朵很大,观音菩萨一看就是观音,就是佛。我说你们上帝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不知道,你们才是迷信呢?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是道家和儒家的思维,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中国人信佛,可以有先来后到,我觉悟了我就可以成佛。在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都是佛,你有多少菩萨,有多少罗汉。佛,是一个觉悟的人。
我在北京开会,我说,你们认为周易很难看懂的举手,全举手了。其实错了,我们世界上最容易的经就叫易经。为什么叫易经,它就是讲日和月。太清楚了,是吧?易经很简单,今年的夏天比去年的冬天热,你信不信?肯定是对的。易经就讲阴阳,日为阳,月为阴。上阳下阴,左阳右阴。问题就是,你是不是掌握了阴阳规律,你如果掌握不了,你就是不懂。因为易就是变,不断在变。变化是绝对的,是绝对在变的。但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做好人,人家会看得起你,绝对不会看不起你。我们中国老祖宗的传统文化,作为子孙后代要孝敬老人那是绝对的,做一个学生要刻苦学习,是绝对的,我们要尊重老师,都是绝对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看风水,算卦。当时伏羲靠自身的努力,靠算卦,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周易里面,从第一卦开始,是潜龙勿用,到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乾乾,夕惕若,历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六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为什么讲龙?中国人把龙作为图腾。为什么?龙,谁都没有看到过。天上能飞,地上能跑,水中能有,他是变化的。他讲的是宇宙万物每时每刻都是不变的,只有变是绝对的。
第一卦讲自强不息,也就是潜龙勿用。勿用不是不用,反而是大用。到了极点,还要转换。做好事一定有好报。一个人做事情,你只要想我做了什么,千万不要图什么回报。我只想留给社会什么,不想我做了什么。看卦用全局的思维,变化的思维,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加二,那是西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他是一个整体,一个全局。一是整体,二是阴阳,第三个是整体形象。中国人的思维是混沌的思维,是用哲学的语言表述的。西方人的思维是量化思维,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是不一样的。
有很多现象,在你还没有了解之前,你可以怀疑,不要反对。传统文化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在好人眼里好人多,坏人眼里没好人。我们的态度就是把好的东西积累下来,沉淀下去。我们前段时间在日本的一本书上看到,水能够识字。你写一个爱字,写个恨字,水就会变是吧?错了。为什么?其实字本身没有任何能量,写个爱就高兴了,写个恨就愤怒了?其实不是字本身,而是写字人在写字的同时给了水信息。我说爱,你就爱,我说哭,你就哭,我说恨,你就恨。那都是人给水的信息!
现在很多人提出来中医现代化就是对中医的毁灭,中医不能现代化。为什么有人提出来要取消中医?其实内部有几个问题,我们应该提出来。第一,人才不行。我们的医生队伍不行。我们原来的中医是单传,是从祖上一代代传上来的,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一代一代手把手教下去。现在人员哪里出来的?是批发出来的。博士生不会把脉,不会望闻问切,都是从知识到知识,从书本到书本。这怎么能让学生做中医呢?学生在学校学四年的中医,70%的时间学外语和理论,还有30%的时间学西医的解剖学。我们中医需要学这个么?其次,是药物不行。以前的药物都长在山沟沟,它是风吹雨淋,日光充足。现在的草药哪里来的?塑料桶里种出来的,三个月草就比人高、人参比胡萝卜还要粗,你说这个草药还有用嘛?他的药性够么,能以毒攻毒吗?再说我们人体,抗病毒能力增加。我们现在吃的饭,你以为是绿色食品吗?我们现在吃的饭叫老祖宗爬起来吃一个个食物中毒。现在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病,这些病,古代没有。
中医以养为主,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首先治理国家,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了。第二,是人,人的道德品质,伦理。第三,才是治病。对治病还可以分三种。上医治胃病,中医治郁病,下医治疾病。我不反对西医。中医西医各走各的路,你不要因为喜欢西医而否定中医。中医主要以养为主,以防为主,不要到乱了才去治。有很多病,西医治不了的,中医可能能治。但是中医主要以防为主的,不是以治为主的。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优秀,为什么现代科技不产生在中国?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这要从三个方面看:一个是地理环境,第二个价值观念,第三个分权方式。中国是农业大国,知道有石油,但是农田里种出来的稻子卖了就够了,不需要石油。不是中国人笨,是不需要。李白没有留下油画,你说李白不行么?他是诗人啊!中国的地理环境不需要,而且中国人安居乐业,追求的不是核武器,原子弹。中国有核武器,是国力的象征。如果美国人,俄罗斯人都把核武器销毁了,中国也一定会,中国人不喜欢打仗。有人说了,你们中国有核武器,我说,那不是用来侵略人家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儒家的佛家的还是道家的,交流的话,比如儒家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思想非常重要。
有人说要放下名利,错了。一个人要追求名利,追求什么样的名和什么样的利,这很重要,这是一个问题。什么名都不要,你什么坏事都可以做。要一个英名,留下一个美名,这很重要。还有一个利,得之有理。中国的字,一个字一个音。每一个字,发这个音,有一定的道理。每一个字,音形义好好研究。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多讲了。传统文化我还是这句话,我今天的主题,是讲德,讲孝,要做好人,要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