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宣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向国庆60周年献礼,9月9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版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财政部党组成员贺邦靖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卫红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几年来,重大攻关项目以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为党和政府咨询决策服务能力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战略目标,集合高校内外优秀研究团队和顶尖人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这些成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卫红强调,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重大攻关项目建设成为质量工程、品牌工程。
李卫红副部长发言
贺邦靖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财政部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通过加大投入,调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财政部党组成员贺邦靖发言
邬书林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产出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传世文献和学术精品。他强调,要精心组织出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积极扩大宣传,用厚重的科研成果丰富我国出版资源宝库,用先进的出版理念增强出版社发掘、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和水平,用制作精美的图书更好地展示中国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为中国出版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讲话
据了解,从2003年起,教育部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开始实施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每年评审立项40个,每个项目资助30-80万元,这种资助力度在全国社科研究政府支持的项目中是最高的。到2008年,重大攻关项目累计设立235项;今年40个项目也在评审过程中。几年来,重大攻关项目以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及学科基础性重大问题为方向,以一流学术团队为依托,集中力量推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成为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也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日前,首批34个重大攻关项目最终成果由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儒藏》工程首批36册图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主持会议
教育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司局领导,部分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特邀专家和媒体记者等,共100余人参加座谈会。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汤一介、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分别围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传承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题,做了精彩发言。座谈会上还举行了向国家汉办、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的赠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