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黄志亮作客华龙网谈重庆市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建设中的地位
2009-08-05 作者:sinoss 来源: 

  8月4日上午10:30,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黄志亮教授和重庆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先生做客华龙网会客厅,就“活力之源――重庆市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建设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小城镇到底和整座城市发展有什么关系,起到什么作用?”黄志亮教授认为:
  第一是从城市体系角度上说。是我们城市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城市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构成,这个城市体系中缺一不可,没有大城市,这个社会和国家显得实力很弱,但是没有中等城市尤其是没有小城镇这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很强,基础不是很牢。因此城市体系中有小城镇的发展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整个城市的综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是我们小城镇,就是重庆的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当中又具有特殊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我们小城镇是大中城市的产业、文明、文化向农村辐射的基地,就是说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城市的产品、工业品向农村转移的一个基地。城市的各种服务包括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文化辐射等要通过小城镇辐射到农村,它是一个基地。
  另外一方面这个小城镇又是农村提升质量和农村城市化的空间载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过多的资金向农村转移,农村过多的人才向城镇集中,集中到哪里?大中城市是一部分,但是仅仅解决一部分,但是中国13亿人口,重庆3200万人口都到大城市可以吗?这个是不可能的,更多是向小城镇转移,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劳动力转移、人口转移、产业转移、提升质量的空间载体,这个载体是缺一不可的。不能没有的。
  
  “重庆小城镇发展模式怎样,今后发展方向如何?”黄志亮教授认为:
  把重庆的小城镇今天的发展和它的昨天的发展相比较确实是非常突出,再一个是重庆的小城镇在中国的西部,和东部的小城镇的发展又有它自己不同的特点,黄志亮教授把它大概归纳了一下,重庆小城镇的发展有五个特色。
  第一、确定了三个效益并重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个效益并重。过去小城镇注重经济效益,GDP挂帅经济增长,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问题,还有社会和谐、生态发展。是三个效益并重。这三个效益并重,我们感觉有些小城镇表现突出,江津珞璜镇就是工业基地,经济效益很好,但是过去忽视生态、社会、文化的发展,最近几年有很大的改善,要建成宜居宜业小城镇,注重生态环境等等,目标是多元化三个并重。
   第二、重庆的小城镇形成了主导产业加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也就是说过去的小城镇的发展主导产业不明显,什么都有,但是什么都不强,现在小城镇,特别是最近评选40个小城镇中表现非常突出,有一个主导产业非常强,有一个其他的配套产业,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大足龙水镇,就是赵处长说的小五金之乡,过去是为五金而五金,其他产业不配套,现在不仅发生小五金,而且有研发、制造、销售、市场服务、人才服务、远销、外销甚至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以五金为龙头带动相关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配套的产业集群表现很突出。
  第三、形成以人为本多功能的城镇功能。过去小城镇功能很单一,或者是生产功能,比如国家投资的矿山工业性质的小城镇就是完全是生产性的,还有另外一种就是自然形成的集贸市场,小城镇就是集贸功能突出,生产功能不突出。现在小城镇不仅是生产功能、集贸功能了,完全是全方位发展,除了经济发展之外,它的功能除了生产之外还有社会和谐的功能,生态宜居功能、历史文化的功能、风貌特色功能等等。有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都有了,更加注重和谐、注重人居、注重以人为本,这个是今天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色,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四、具有三种力量的推动。三种力量我就把它称之为政府力量的主导推动、市场力量的主体推动再加上社会力量的联合推动,就是三种推动。过去的小城镇只有一种推动力量,基本是政府推动,或者是自然的推动,今天的小城镇特别是西部重庆的小城镇表现非常突出,就是三个力量共同推动。政府主导,就是赵处长讲的市委有重要会议,政府作部署安排小城镇的发展,有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再一个是主体,企业都进来参与小城镇建设,还有是当地的企业、有民营企业家要参与这个过程。 再一个是全社会的推动,包括我们媒体,我们的各种行业协会、社会组织都来推动小城镇的建设,而三种力量推动在我们南岸长生桥镇表现很突出,长生桥离渝中区比较近,过去被大山挡住了,发展受到限制,后来政府把高速公路修通了,到贵州必经这个地方,政府的配套设施建设起来了,有长江工业园区等等,这些园区的规划建设,在政府强有力的招商引资下得到强有力的推动,再加上很多企业的参与,现在有很多大企业都进去了,还有一些数码照像企业,有很多好的企业进去。所以长生桥镇和其他的镇在三种力量推动下发展的成绩是惊人的。
  第五、创造了一种面向国内开放为主的内陆发展模式。沿海小城镇突出特色就是有一定的外资进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这个地方投资建厂,来料加工,加工型的小城镇,使得广州、珠三角一带崛起外向型的小城镇,重庆小城镇地处内陆和西部外资进来有难度,重庆比较注重引进内资,民营资本进来了,内地资金进来了,表现突出的是南川水江镇,就是地方政府规划之后引进大铝工业项目,有几十亿项目进来再加上当地的民营企业,周边的民营企业有3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去了,使得水江镇由过去农业型水江镇变成工业型的水江镇,现在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小城镇之一。
  
  关于这次评选活动的意义,黄志亮教授说,这次活动的影响已经超出重庆,最具活力小城镇的评选在重庆做的,但是我感觉到它很大的意义是在中国的全局,深远的影响我觉得表现三点。
  第一、这些小城镇体现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城镇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城镇建设对广大中西部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我们过去看到小城镇更多是东部的、长三角的、珠三角的小城镇在沿海,在西部的小城镇好象被遗忘和边缘化了,但是我们这次评选之后不是这样的,出现一批很有活力的小城镇,我们有最宜居、最具魅力的小城镇,这个影响不只在重庆,在中西部都有影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就像我们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运用、实践、真正的探索。我觉得这一点在全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这次活动的评选使得我们看到的小城镇得出一个真理“小城镇只有追求个性和特色才能有永恒的生命力”。刚才我们已经谈到了,我们小城镇发掘它的历史的、文化的、古代的积淀,我们现在要保护它、弘扬它、发展它,我们看到的这些小城镇,比如说北碚静观是花木之乡,有百年的种植历史,但是过去大家对花木的种植是茶余饭后养花种草。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已经做成一个比较大的产业链,栽花、种草市场化,休闲、养生、旅游、文化的宣传和展示,我们看到静观镇就是一个富有魅力和特色的,我们评选的最具魅力小城镇就是有个性的小城镇,在小城镇建设中追求个性和魅力不仅在重庆有影响,在西部有影响,在中国有影响,对东部也有影响。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文化寻根,我们建设发展也好,而且小城镇追求个性和特色不仅是文化的个性和特色,有产业的个性和特色,有城镇功能的个性和特色,还有生态建设的个性和特色,还有文化交流碰撞的个性和特色。
  第三、我们重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我刚才谈到有三种力量的推动,具有全局意义。西部小城镇和东部小城镇,和国外小城镇相比最大的弱点就是交通不便,发展底子薄,而且比较落后,在交通不便,底子薄、缺乏基础的小城镇发展,在现代文明中融入全国、融入世界文明进程中靠自然的力量要等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我们不能等,我们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但是怎么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就是三种力量推动。一个是政府主导,比如赵处长谈的政府制定的政策,还有我们的移民政策带动我们小城镇的发展;还有是政府的教育,把基础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的扩大,高等教育的提升使得改善民众的素质,这些都是政府主导和推动的。
  除了之外就是我们市场力量,我们小城镇发展有当地的企业家、外地的企业家、甚至是个别的外资引进的,靠多种力量推动它、发展它,它就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和全局意义的。
  我们看社会推动,我们专家对小城镇建设说话了,我们市民对小城镇建设要说话的,我们本村市民踊跃投票,我们媒体进来了,方方面面人士都进来了,三种力量推动西部小城镇发展就立足了重庆本地区域范围,已经具有全局意义,我觉得这次小城镇评选活动我觉得至少这三点是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

  现场文字直播:http://cq.cqnews.net/hlhkt/zjhlxcz/index.ht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