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老底
通过200多家期刊有偿发文
日前,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热线电话“12315”接到内蒙古某高校学生刘某的投诉,称自己花了1200元,从武汉佑达公司买了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却被导师认为是从网上和书上资料拼凑而成,两次修改均未获通过,她不得已再三央求导师,才算勉强过关。
工商执法人员对武汉佑达公司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这家公司打着科技名号,主要业务就是代写代发论文。从评定职称论文到高校毕业论文,从科研论文到学位论文,涉及经济学、医学、法学、文学等多个专业领域,而且明码标价,只要购买者按价付钱,便可买到代写论文,还可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如代写本科生毕业论文每篇约千元,硕士毕业论文价格较高,每篇为3500元到5000元。论文代发除收取版面费外,还加收服务费,在一般刊物上发表加收1000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加收2000元。
现场查获的有关资料显示,佑达公司与200多家期刊编辑人员有直接联系,并且对各种期刊“版面费”收取情况相当熟悉。这些期刊涉及经济财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计算机、建筑工程、科技、社科、医学类及学报等。
80多名“枪手”批量造论文
据了解,该公司学术造假生意十分红火,办公室公告栏6月份业务量显示,仅前4天就有152笔成交业务,一个叫“陈程”的业务量达59笔,排名第一。
当工商执法人员进入该公司时,见到10多位业务员忙于接听电话、回应QQ,竟无暇顾及来人,直到执法人员反复喊停后,他们才逐渐停下手里的工作,业务繁忙可见一斑。
为了满足学术造假的需求,该公司从北京、广东、湖北、湖南等10多个省份招募80多名专业写手,夜以继日地假造各类论文。今年4月份,该公司共有近30位写手代写了122篇论文,其中湖北写手张某完成了20篇论文,获得7690元公司稿费。
明目张胆上网招聘“枪手”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该公司还在公司网站及人才招聘网站上招聘学术论文、英文稿等各类文稿写作人员,要求写手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精通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能独立完成高水平的文稿写作任务。
该公司不仅在其网站上宣传自己已做了3年,而且聘请了一批业务代理,大多是在读大学生,为公司扩大宣传,联系业务。公司每月对他们进行考核,收入与业绩挂钩。
为了完善学术造假业务,该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流程,比如客户需先付定金,查看部分稿件,觉得满意后付全款;除了代写硕士毕业论文,公司还负责修改至通过答辩等。
知情人士说,论文写作质量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佑达公司能够找到刊物发表。
●问题分析
学术评价体系亟待修正
如今,只要将“代写代发论文”几个字键入百度,相关网页就会跳出694万多个搜索结果,可谓“遍地开花”。“学术造假”买卖双方的强烈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所谓论文交易的持续发展。
每年4月至8月是“旺季”,向佑达公司购买所谓论文的主要是高校学生和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必须在这段时间发表论文,才能为9月评职称加分。高校毕业生到了大四忙于找工作,这段时间急需毕业论文。
“产生论文交易的根源还是学术评价体制问题。”武汉大学民商法教研室李新天教授认为,现在评职称、大学生毕业都需要发表论文,学术成果靠论文量化指标衡量,过于强调论文导向,评价比较片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应改革我国现在以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如考查学生可改为其表达学术观点的评价,关键是看你能提出多少新的学术观点,而不像一些高校里,仿佛一年一次论文竞赛,看谁发的论文多,看谁发的刊物分量重。
乔新生表示,当前的学术腐败、论文抄袭和买卖,与学术界的急功近利有关,同时也与高校的学术行政倾向有关,不少学者忙于行政事务,没有时间做研究、写文章;一些学生热衷于写好论文将导师名字放在前面,戏称“学术雅贿”。如此风气下,会做学问的学生自己写,不会写的可能会抄,不愿抄的就只能去买了。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