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跨学科人才培养是武汉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教学资源优势,打破单一专业培养界限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活动。自1992年9月开办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以来,我校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世界历史试验班、WTO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等,创立了多种学科复合、教学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些试验班按照跨学科打通培养的原则,重新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已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
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 设置于商学院。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和业务素质,懂得现代经济理论方法,能分析解决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和21世纪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突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将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引入经济研究之中。一、二年级强化基础英语训练,专业课程大多使用外文原版教材。
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 设置于商学院。该试验班着重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和贸易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律。系统讲授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工作的政策法规。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法语、数学和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和其它涉外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同时获得经济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
世界历史试验班 设置于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该试验班秉承改革、创新、求实之宗旨,力图构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崭新教学模式,培养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世界史专门人才。教学充分贯彻“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重思辩、善写作、精外文”的原则,突出外语能力的训练和西方原典学习,全部课程采用国内外优秀教材。课程尽量吸收西方经济、社会、文化精华,拓宽学生学术视野。
WTO试验班 该试验班在自愿报名基础上从大学三年级学生中选拔产生。集合我校与WTO相关的法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雄厚实力开办而成。在不影响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系统掌握WTO理论,熟悉WTO规则,成为能够从事涉外经贸、涉外金融、涉外法律事务的复合型人才。
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 学生从法学专业新生中选拔产生。该试验班旨在培养能运用法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除精通法语、懂英语外,必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国际法理论,具有较广泛的涉外法律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合从事外交、对外经济贸易、涉外立法、涉外审判、涉外法律公证事务,或在独资、合资企业、海关以及国际机构和组织中任职。
比较哲学国际班 本专业参考欧美大学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知识、有思想、善写作、有创造性,能在未来国际学术论坛上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直接与世界哲学界对话的具有世界眼光的哲学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国内学生和国际留学生,采用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案。强调学生掌握运用古代汉语和外语的技能,融会贯通中外哲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大部分西方哲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部分课程聘请外国专家全英语教学。还聘请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欧美等著名学者前来做短期讲学。
国学专业 本专业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文学院、历史学院以及高级研究中心联办,旨在培养一批对我国传统经学、史学、文学、小学的基本知识、基础典籍和治学门径有深刻理解,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和外文,且熟悉当今世界人文科学走向,并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的复合型人才。该班的创办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教学模式上参酌中国古代书院和牛津、剑桥导师指导阅读及讨论的方法;在教材选用上力求直接采用原典原著;在考核方法上采用闭卷与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形式;在师资来源上尽量扩大范围,邀请校内外、国内外名家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