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华盛顿给中国的政策建议里明确包括了紧缩财政、提高储蓄防范危机。现在美国发生危机,把原因归咎于我国的高储蓄率显然是找错了对象。从国家来讲,高储蓄率可以应对外部冲击;对个人来讲,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波动性大,财产性收入不确定,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没有形成高度发达的安全网,所以民众必须通过高储蓄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
首先,奥巴马当选总统,保尔森即将退职,是否代表了美国达成的某种“默契”,即有些想法任职的政府不方便表达,而即将卸任的财长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第二,这番言论本身也反映了美国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主张的不满意。年前的G20会议上呼声强烈,俄罗斯、法国和中国都发表了相关改革主张。作为货币发行国的优势、地位和特权将被削弱,任何一个既得利益的国家都会不愿意。第三,是一种猜测,即美国认为中国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机中,不如他们想象中那样积极“英雄救美”,他们希望获得更大力度的协助。第四,美国对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区域经济用人民币来结算等问题比较敏感,以“中国责任论”进行遏制。最后,也是为2009年中美之间的关系放风探路,试探中国的反应,借此为2009年中美经济关系赢得主动。
美国的金融危机直接起因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包括中介机构、评级机构、投资银行,对次贷进行提升的金融机构以及创造产品的金融机构不道德、不负责任。同时,监管过度宽松,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脱节,形成过度杠杆化现象。美国金融业的毒瘤始终存在,很多年前就已暴露,一直没有下决心来解决。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前有垃圾债券、后又经历了住房和贷款协会危机,通过重组公司的方式解决了危机。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泡沫破灭也反映了美国金融体系的问题。安然财务造假,基金业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原因就在于美国在虚拟金融领域中走得太远。
以上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元的全球货币霸主地位。G20会议上,与会代表明确意识到:由于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可以不负责任地推行财政赤字,长期低利率、宽松的财政政策,机构投资者过度炒作导致美元地位下降;美元汇率下降,导致金融产品、石油品、原材料的涨价。从理论上讲,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但美国货币特有的地位使得其货币在全球范围流通,全球都在为其货币政策埋单。
欧明刚 外交学院国际金融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