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清华大学
2009-05-08
作者:
来源:清华大学
李强:男,汉族,1950年5月17日生于北京。
现任专职: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任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6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1968-1977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并于1982年和1985年分获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
1990-1991年获中英友好奖学金,在英国布里斯特尔大学进修社会学。
1992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进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获调查方法证书。
1985-1999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
1989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5年评定为博士生导师。
1993-2002年期间,曾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狄更森学院、布法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洛杉基分校等大学讲学和作学术演讲,以及曾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布里斯特尔大学、日本立命馆、早稻田大学、筑波大学、青山大学、关西学院大学等作学术讲演。
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了:社会学概论、社会指标体系、美国社会问题、应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学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概论等课程。
1999年9月起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6月起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
在清华大学讲授应用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等课程。
荣誉与兼职:
1.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被评为国家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
3.1998年9月,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4.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5. 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996)。
6.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0月)。
7.国家民政部政策咨询专家组顾问。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家调查系统顾问。
9.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研室顾问。
10. 国家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11.国家教委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
12. 北京市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委员。
13.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副理事长。
14.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15.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
16.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17.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
18.北京社科规划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委员。
此外,还兼任英国社会学会会刊《Work Employment & Society》国际编委、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编委会委员、民政部《中国社会导刊》顾问、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日本文理大学顾问等。
主要获奖有:
1.《贫困文化研究》获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论文奖(1988.12)
2.《社会运行导论》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12)
3.《社会运行导论》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9)
4.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
5.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11)
6.《社会学概论新修》获国家教委第三届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12)
7.《市场经济、发展差距与社会公平》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12)
8.“社会学转型理论的教学与应用”获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10)
9.《中国扶贫之路》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
10.《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12)
1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出贡献奖(1991)
12.《社会重组与国有企业改革》获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1998)
13.Distinguish lecturer of Fulbright(USA),1999-2000.
14. 《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获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9)
15.李强等:《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5)
16.《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10)
17.李强等:《我国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10月)
作为课题负责人近年主持课题有:
1.《中国农村贫困线测量与治理贫困对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3-1995)
2.《城市农民工人力资源核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5-1998)
3.《我国城市中的贫困层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6-1999)
4.《中国公民环境意识调查》中华环保基金会(1995)
5.《农民工与城市化问题》国家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994-1996)
6.《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1999)
7.《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1998-2001)
8.《高中课程改革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1999)
9.《教育与人的生命周期》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998-2000)
10.《三峡库区人口增长与劳动就业问题》中科院地理所(1998-2000)
11.《水资源的补偿与恢复机制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0-2001)
12.《城市外来人口管理研究》福特基金会(2000-2001)
13.《我国城市农民工管理机制的社会学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1-2004)
14.《北京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市公安局,2002-2003
15.《北京市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2-2003
16.《城市外来人口现状与管理方法研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国家级重点课题,国家统计局2002-2003年
17.《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福特基金会(2001-2004)
18.《北京什刹海旧城保护改造研究》北京西城政府(2002-2003年)
19.《中国劳动问题研究》福特基金会(1999-2002)
20.《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北京市政法委(2003年)
此外,与美国斯坦福大学、UCLA、杜克大学、Cornell大学等进行国际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