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法学 > 文章详情
李立国:扎实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工作
2009-05-07 作者:李立国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网

   9月22日,“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7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会上发表演讲,表示要扎实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今天,与大家相聚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年会,共商社会保障之计,共谋解决民生之策,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代表民政部,向本届论坛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党的十六大以来,民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大力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和谐,保证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部位,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是困难群众的权利,实施社会救助是党和政府的责任。经过多年尤其是近年来的努力,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城乡绝大多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城市低保制度相对稳定地保障了2235.5万人城镇贫困居民,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制度正在全国普遍建立,已覆盖2067.7万农村贫困居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年均救助受灾群众8000万人次。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由农民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为主的转变,507万孤老孤儿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认真实施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新型救助管理制度,实现了从强制收容遣送向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转变,加强了主动救助工作,去年站内救助70多万人,街头救助50多万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基本建立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全国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的县(市、区)数目达到2396个,为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显著加大了投入,使困难群众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都有明显扩大和提高。今后,需要继续完善救助体制机制,加强制度衔接、政策配套,加快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害应急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并与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衔接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福利事业,属于以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基本权益为主的“补缺型”福利。近年来,我们通过提高孤老供养标准、加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改善了老年人福利服务待遇。通过完善救助、社区康复、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职工等多种方式,较好地保障了残疾人合法权益。通过与有关部门联合制订政策,实现了孤儿救助从养教到关注全面健康发展的制度性转变。目前,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发展到4.3万个,收养对象达到128万人;社会福利企业中残疾职工达到63.7万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今后,需要着眼于发展面向社会公众、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加快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二是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四是坚持法制化、标准化、专业化相结合,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

    慈善事业,是由政府倡导支持、公众自愿参与、社会组织具体运作的公益事业,是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成功召开中华慈善大会,制定实施《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精心培育发展社会慈善组织,广泛发动社会捐赠和社会互助,着力引导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促进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今后,需要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增强慈善意识、营造慈善氛围;需要大力培育城乡各类慈善组织、健全社会捐助接收网络、深入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活动;需要健全慈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慈善捐赠的引导作用,加快形成政府支持、部门协作、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继续扎实地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工作,积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年会圆满成功!谢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