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男,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学位或学历: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任职简历:
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任教授,2000年退休。
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1986~92),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学部委员
所属机构:世界古代史教研室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封建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中西封建社会发展比较研究
担任本科教学:世界中古史,亚欧封建社会比较,西欧中古史料及史学
主要论著:
◎著作和教材《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2001
主编《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Asian and European Feudalism: Thre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History
East Asia Institute, Copenhagen University, 1990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两主编之一《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朱寰主编,个人参加1/4内容,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
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
主编《世界文明史》(三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论文:
学习马恩论古代东方社会的几点体会 《北京大学学报》1978.2
如何认识封建生产方式的共同规律 《历史研究》1979.3
西欧农奴制初探 《世界历史》1980.3
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北京大学学报》1981.3
罗马和汉代奴隶制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1981.3
西欧史学界对庄园制度的研究 《世界历史》1981.5
应如何理解西欧封建化问题 《历史研究》1982.4
西欧封建社会研究近况 《世界古代史论丛》,三联,1982
关于中世纪英国农民生活状况的估算 《历史研究》1983.4
从小农经济说到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 《中国史研究》1983.1
关于劳役地租的考察 《世界历史》1984.1
西欧封建城市初论 《历史研究》1985.1
中英宪法史上的一个共同问题 《历史研究》1986.4
从地图看世界历史行程 《世界历史》1989.3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1991.2
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史学理论研究》1993.2
从比较中探索封建社会的运动规律 《北大史学》,1993
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 《历史研究》1994.1
学贯古今,史通中外-略论齐思和先生的史学 《世界历史》1995.2
论封建主义 《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关于封建社会的一些新认识 《历史研究》1997.1
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 《世界历史》1997.3
为什么要编写世界文明史 《北大史学》,1998
从比较中探索古代世界史结构 《文明比较研究》2000.1
论地主经济 《世界历史》2002.1
Feudalism in China and India: A Comparative Study,
India and Far East ,edited by N.N.Vohra,Delhi,2002
世界文明史序言 《北京大学学报》2003.5
论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力 《北大史学》,2003
获奖:
罗马和汉代奴隶制比较研究(论文,《历史研究》1981年3期)获《历史研究》1984年优秀论文奖。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著作,人民出版社1985年)获198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著作,朱寰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8年)。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