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谷北京国际金融论坛(IFF)第五届全球年会的发言
很高兴今天下午能够来参加这个重要的会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就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些看法。
首先第一点我想讲的是,今天引发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过度的依赖自由的市场经济,很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都描述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金融海啸,意思就是说,这场金融危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且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并且蔓延波及的范围之广。幸运的是,看起来美国之梦或者华尔街的美梦都破碎了,当然实际上这又预示着一个历史的新篇章,一个新的美国梦想的诞生,那就是白宫梦想的诞生,美国现在正是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的出现。
我们看看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很多学者都指出,他们是觉得缺乏金融监管和短视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欠缺,或者美国消费者的过度消费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我觉得,实际上这个金融危机真正的根本原因是对自由市场机制的过度信任和依赖。我想在格林斯潘前美联储的主席在他的国会听证会上承认,很多金融银行都为各自的利益考虑,如果他们考虑到全局的话,如果他们知道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就应该放贷更仔细。这些银行本来应该严于自律、自己监管的,但是证明格林斯潘的想法是错误的,事实并不是如此,我们最近看到他的这种意识形态其实正是美国人长久以来深信的一种意识形态所带来的这种影响。看到美国经济体中有这么多的贸易和财政赤字和过度消费等等这些令人担忧的因素,以及这些经济发展的过度缓慢。当然我们还是应该承认,美国人过度的依赖原来的机制,才会引发现在的金融危机,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个金融危机帮助中国加深了对市场经济职能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看到,现在金融危机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当然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方面的影响,举例来说,金融资产的缩水,外伤直接投资的缩减,还有进出口的一些消减,现在这个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还有失业率的上升。大家我还是相信,对中国来说这个金融危机对我们有着很重大的现实意义,比如说这场危机将帮助中国能够更好的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看到,中国一直都在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不断的调整、不断的前进,我们采取西方国家这些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模型、理论,对中国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有重大的影响,甚至有些人潜意识的把美国就当作市场经济的一个典范去参照。而且我们把市场经济与自由经济划等号,但是这场经济危机和它的负面影响表面了这种市场经济或者自由市场经济的一种失灵,这说明市场经济的这种机制也有失灵的时候。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经济的理念,而且他觉得自由经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这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自由经济的这种意识形态当然有它的优势,它可以有效的来刺激创业精神,鼓励人们的创新精神,并且给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但是,在我们今天这个体系中,过度的强调自由化,而且文化依赖这只无形的手,没有充分的好的监管政策,所以毫无疑问我们一定会看到现在的这场金融危机的,但是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之后,全球的各个国家都开始意识到自由经济的缺陷和失灵的状况,看起来好像对各国来说这也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尤其是对美国来说,他们在经济运行中意识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要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实际上,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是深信不疑的秉承过去的这种20年来他们认为自由经济是能够自律、能够进行自我治理的,而且这种自由经济的意识形态更加风行,他们认为总是关注市场经济、自由经济的一些指数,却忽略政府对自由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应有的干预,他们也法国意识到应该把结构性的问题进行调整,比如说贸易失衡的问题,使得一些行业过度缩减,或者是一些支出应该由市场来进行。 我们看到,现在实际上很多金融危机都是由机构的结构不平衡引起的,我们看到生产的专有化和分工,以及全球化的进程,使得现在各个经济体都很难真正的看清楚在各行各业和生产消费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所以在一个自由的经济体中,尤其是这些受个人利益趋势的经济体中,他们盲目的进行经济行为,这毫无疑问会导致在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这种失衡现象。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很多的金融行业,比如说所谓金融的这种创新或者操纵金融产品会带来很多的潜在危机,很多的金融机构都鼓励消费者过度的消费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且总是期待着这种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总结一下来说,金融市场或者是能够帮助经济导致产业结构和消费、生产之间的关系失调,这些失调实际上就是风险不断的累计叠加,一旦风险超入了一定的极限,风险就会演发成一场危机。应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共同作用,就是说总量的调整和结构的调整要结合,而且这场危机还能够帮助中国对自己发展道路的选择更加有自信心。
我们看到中国的发展之路,对所有国家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道路中应该怎么去寻求我们的道路,如何寻求这条道路,二战之后大家看到苏联、美国,他们在全球中崛起,变成两个超级大国,他们遵循的是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但是因为苏联的解体,而且因为在东亚和拉美一些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都意识到了苏联模式的失败和美国模式的失败,这是由华盛顿共识反映出来的,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够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他们的问题。相比较而言,中国运用自己的办法,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其实还帮助我们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条道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发展道路,这种发展道路更加符合我们自己的特色。实际上很多西方经济体一直是对这种方法持批评态度和观望态度的,但是中国通过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模式是科学的,而且是务实的。
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不光属于中国,其实也表明整个人类集体智慧的体现,因为我们看到在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的时候,和不同的发展模式的时候,其实很多其他国家的,我们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提供借鉴意义,其实没有一个最佳模式,只有所谓最适宜的模式,而且没有任何模式可以说鹤立鸡群成为最好的。虽然这个模式是不能够复制的,但是彼此间国家的经验确实可以分享,因为在世纪之交我们也总结了我们的经验,关于建设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强调发展当中的和谐与平衡来应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这种观点将会指引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不会放弃金融创新,虽然有金融的危机,而且我们能够更情形的认识到金融创新中的风险。相信创新是非常关键的,虽然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这种破坏性,我们也不会因噎废食。同时我们也不会犹豫加快金融创新,我们应该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同时将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比较我们的治理结构,这样中国就能够更好的实现创新跟稳定之间的关系,推进我们金融行业进一步的往前发展。
第三点,当前金融危机对世界金融体系,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场金融危机是从美国开始,它的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而且是广泛的。首先,这场危机的爆发使得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了,严重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需要改革的,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积累了很大的风险,这种积累的风险现在最终导致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灾难性的金融危机,而且造成了世界的这样一种动荡。因此,这次我们不能再重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此次金融危机的覆辙,不能以一个货币为主导来主导国际金融体系。 另外,此次金融危机也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美国居于世界的中心,他总是把自己的模式看成是全世界最先进的金融模式。现在我们看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从中得到教训,努力探索金融监管的新方式和新方法,来提供安全的金融体系环境。同时,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世界银行、还有WTO,他们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说明了这个世界协调的重要性,同时改革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共同任务。 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的缩小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更明显的有一个趋势,世界将会成为一个多极的经济体。这次经济危机宣布了自由市场经济理念的失败,这是西方多数国家所追求的。与此同时,中国等国家的发展理念却会变得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全球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再是光采取西方的模式,一个新的经济秩序和新的金融秩序将会出现。
女士们、先生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金融的危机,我们必须携起手来紧密的合作度过难关。作为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我想中国总是愿意积极的参与,并且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作出贡献来应对这个经济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