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5日(星期五)下午3时,教育部举行2008年第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内容及汉语拼音推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指导了这项工作,吴玉章、胡乔木、郭沫若等亲身参与了相关工作。50年来,汉语拼音在教育、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发展经济文化,增进对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指出,全国已有约10亿人学习并基本掌握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已成为电脑和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设备中中文的最主要输入方法,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最方便、有效的帮手。同时,他也对削弱汉语拼音教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无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人名、地名拼写的国家、国际标准这一事实,在街路名称标志牌及道路交通指示牌中滥用英文、在国际交往中颠倒姓名顺序的现象提出批评,指出这是盲目追风、缺乏文化自信心的一种表现。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长李宇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的规范汉字表经过近七年的研制,听取了几千人的意见,70多次修改,现在已经准备上报国务院。
李宇明强调,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国的语言、文字、地名、商标等等,才是真正的国际化,才叫做国际标准。他指出,我们党的老一代领导人在五六十年代就有远见卓识,用拉丁字母而不是威妥码字母、日本的假名式的方式、斯拉夫字母的方式,设计了这样的拼音方案,并且获得通过,这是在新中国建设史上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他指出,很多人认识不到拉丁字母拼音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小学教学里面,淡化汉语拼音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李宇明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外文当做国际化,其实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国的语言、文字、地名、商标等等,才是真正的国际化,才叫做国际标准。而用外文,只是外文标准。
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主持,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姚喜双,语文出版社副社长王晓庆,国家汉办师资处处长杨金成,山东电视台编委、社教中心总监郭战平出席了发布会。